烽火映初心,医志传薪火。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实践,10月26日,由吉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白求恩精神青年研究会承办的“铭记烽火,赓续医志”主题教育活动,在新民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圆满落下帷幕。165名学子共赴这场“行走的思政课”,于历史现场追寻先辈足迹,让白求恩精神在青春实践中落地生根。


新民大街的树荫下,五处点位串联起红色记忆: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里,抗战文物静静诉说着烽火岁月;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新民院区内,临床场景勾勒出当代医者的使命担当;白求恩医学部(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与基础医学院(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的老建筑上,斑驳砖瓦留存着先辈奋斗的印记;新民校区运动场上,青春身影又为红色传承添加了鲜活注脚。


本次活动以“红色寻宝”为引,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同学们或通过互动问答解锁历史细节,或自主探寻建筑里的红色印记,完成打卡,收集定制明信片。大家围站在老建筑前,提笔将心声落于纸面——有人写下“从抗战先辈到白求恩,‘奉献’二字从未褪色”的感悟,有人标注“‘精益求精’不仅是医学态度,更是对历史的敬畏”的思考。同学们带着满满收获走进新民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指尖翻动的明信片、各学院各专业同学交流互动中,红色记忆又多了份专属温度。




本次活动旨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历史从书本里“走”出来,化作可触摸的老建筑、可对话的历史场景;让白求恩精神从标语中“活”起来,融入打卡探索的每一步、提笔书写的每一行。当医学生的脚步踏过新民大街的石板路,当青春话语与老建筑的故事交织,“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再是遥远的符号,“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追求也不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深深烙进心底的信念。
活动落幕,精神的传承却未止步。吉大医学生将把对历史的敬畏、对先辈的敬仰,转化为从医路上的坚定步履——以白求恩为镜,在救死扶伤中践行初心;以红色医魂为灯,在追求卓越中扛起使命,让青春力量为民族复兴的医疗事业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