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大学生于棚土—孜孜以求,不忘经世之志
于棚土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之中,他的其中一位姐姐学习的是与金融类似的专业,使他对金融专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学习的过程之中,他逐渐发现在社会科学学部里,金融专业符合文理交叉的特点,很适合自己。加之中学时接触了很多经济方面的影视作品和书籍,让他对金融专业倍感兴趣。于是,他以学院省内生源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了经济学院金融专业学习。进入大学以后,于棚土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大学的第一个学年就凭借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旭远奖学金。
勤学善思,学海无涯敢为先
大二时,于棚土通过了学校的严格选拔,作为学校10名优秀学子代表之一赴北京大学交流访学一年。在交换期间他的课程成绩几乎都在90分以上,在聆听张维迎、林毅夫等著名经济学家教诲的同时,于棚土也与最优秀的同龄人进行思维的碰撞,对诸多经济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得到了同学和教授们的肯定与赞扬。于棚土说:“在北大经院交换的一年,我更懂得了‘学习’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大一的时候,学习知识还带有一些功利性和目的性,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得到好成绩,考试不考的内容就不重视,这样会导致基础薄弱、知识不够扎实。交流学习期间,我知道了平时就要把功夫落到实处。此外,通过和北大经院同学的相处,就会知道这些优秀的同龄人都在做什么,这样会对自己有个更好的认知和定位。从那时开始,我会有意识地关注清北交复的经管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这些平台会推出一些学子或者老师教授的专访,我可以通过这些途径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这些对自我认知的修正有很大的作用。”
大三,于棚土以平均绩点3.96的优异成绩名列专业第一(1/109), 获得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夏令营邀请。因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卓越的学习能力,于棚土被免试推荐至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攻读硕士。他始终对自己目标明确,要求严格,终于凭借着勤学善思的品质、敢为人先的勇气实现了走进国内顶级商学院的梦想。2017年11月,于棚土作为学校9名代表之一,参加了牛津大学学术研讨会并就股权投资发表主题演讲。三年多的时间里,于棚土不断自我修正,努力攀登经济学的知识高峰,从来没有停止过探求的脚步。
明辨笃学,绝知此事要躬行
于棚土不仅重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十分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探索和解决各种问题中去。大一学习《经济学原理》时,他就运用所学内容,通过构建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讨论师生博弈关系完成了论文《经济视角下的逃课现象分析》,论文被刊载于《经济学子》并得到了老师的好评。于棚土在大二时作为志愿者参加了首届思想中国论坛,聆听了许多经济学大家的教诲,还接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的指导,他明白了最好的学习是教授。于是,他通过阅读经济学教材以及《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等学术期刊上的参考文献,完成了经济学启蒙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并在2016年5月和8月分别至北京101中学和湖南吉首双塘中学给中学生们讲授,完成了《双塘中学学生情况调查报告》《农村校长的激励与学生的健康和成绩》等报告。报告得到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刘怡老师、袁诚老师等多位学者教授的赞许,并被“财童公益实践计划”采用。
大三时,于棚土通过对汇率与股价的关系进行研究,完成了论文《人民币汇率与上证综指和行业股价的变动关系研究》。他还作为东北区的三名代表之一获邀参加了“北京大学第六届新时代中国青年经济论坛”,与全国20余所高校的71名学术代表进行交流,他独特的见解也给参会教授和其他学术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学术研究,于棚土积极还走入社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2016年暑假,他参加了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办的共和国初期基层经济历史调查。在40多天的调研实践里,作为浙苏沪队的队长,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三省9个村(居)的基层经济历史调查,走访了200余位80岁以上的老人,对112位老人开展口述历史专题访谈,实现了对共和国初期基层经济历史的抢救性记录。于棚土所在的团队也因表现出色获得了“优秀队伍”的荣誉称号。
丰富的专业知识,加之重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于棚土在参加“量子杯”全国高校量化投资策略设计大赛时,能作为决赛中唯一的一名本科生队长,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博士生同台竞技。他带队完成了基于Hurst指数的深证综指趋势追随策略设计,最终在175支队伍中闯入全国前8名,获得大赛优秀奖。本科阶段就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得益于于棚土敢想敢做、胆大心细的个性。他说:“平时要留心适合自己的机会,不要有畏难情绪。某次参加比赛可能没有结果,但是能为下次参赛积累经验。长远来看,不断地用心实践,一定能越做越好。”
叁
勤勉工作,梅花香自苦寒来
于棚土曾担任了9年的班长,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凭借对学生工作的浓厚兴趣和极强的责任心,在担任经济学院2014级金融二班的班长期间,他以身作则,尽力做好各项工作,班级连续两年被评选为“经济学院十佳班级”,他也两次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他还代表班级答辩,使金融二班最终获得了校“2017年十佳班级”的荣誉。这些荣誉既是对整个班级的同学团结互助、努力奋斗的肯定,也是对于棚土身为班长,尽职尽责,认真做好班级工作的肯定。在大三担任学生工作办公室助理期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于棚土还主动创建了保研交流群,用以增进保研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尽量避免报考“撞车”,减少同学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他还统计保研夏令营的时间并与老师沟通,尽量将夏令营和考试时间错开。额他的坚持在金秋九月获得回报,除了他本人获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硕士的录取资格外,经济学院2014级外保也成果斐然:有30名同学外保至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国内著名院校。
热心公益,饮其流者怀其源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作为学校知行志愿者协会的副会长,于棚土一直热心于各类公益活动。于棚土曾赴湘西至大山深处的湖南省吉首市双塘中学,为孩子们讲授经济学启蒙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在此之后,他与孩子们保持着微信、qq联络,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与烦恼,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除此之外, 他连续两年参与江苏省的春运暖冬行动,在繁忙的车站为归乡的旅客提供引导咨询、应急救援等帮助,他的奉献不仅使他获得了江苏省春运暖冬行动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更收获了来自旅客们由衷的感谢与褒扬。
保研结束后,于棚土念及保研以及本科学习中的种种困惑,创办了微信公众号ForestJLU,公众号包含“学习树”“保研树”“考研树”“出国树”等栏目,在自己撰写经验贴之余还邀请已经保研、考研成功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他希望通过这一棵棵小树,能构建起JLU知识经验分享的大森林。他决心形成经验累积,帮助“后人”知道未来都有哪些路,减少信息筛选的时间,从而更好地发挥后来者的能力,形成一届比一届优秀的发展趋势。他说:“我认为这种经验传承,不仅帮助了后来人,更是提升学院凝聚力,形成良性循环的过程,是我们这些吃水者对挖井人最好的回报。我也希望有志于此的同学可以加入我们分享的行列,希望大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担负起对院系, 对学校乃至对社会的责任。”于棚土以他饮水思源的优良品格,积极承担发展责任,为个人乃至社会的持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