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十佳班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十佳班级 > 2022年度十佳班级 > 正文

白求恩第二临床医院 2018级1班
发布日期:2025-03-26

冰心不移,雪照白医

——记吉林大学2022年度十佳班级

白求恩第二临床医院2018级1班

小档案

白求恩第二临床医院2018级1班现有学生26人,其中有15名党员,1名发展对象与6名入党积极分子。五年来班级平均绩点居年级第一,曾获吉林大学2021年度白求恩十佳班级。班级同学获吉林大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6人次,共有128人次获校级及以上奖学金;班级同学获吉林大学2022年度十佳大学生、吉林大学2022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提名奖。全员参与大创,其中国家级项目负责人4名,目前现有10项结题。并公开发表SCI论文4篇,EI 1篇,核心期刊1篇。累计志愿时长达12600小时。班级同学牵头整理12门专业课程学习资料,累计五十余万字。此外,共有18名同学担任各级学生组织主要干部职务,其中8人为主席团成员。积极参加各级体育赛事、主持人大赛、摄影大赛等各类文艺活动,累计获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80余项。

班长寄语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18年的那个夏天,26名学子跨过遥遥山川,相聚于吉林大学,组成了761801班。怀揣着对医学事业的热情,踏上了漫漫求学之路。

“大鹏一日同风起,百尺竿头九万里”,四年来,以“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崇高誓言为灯火,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课堂上的讨论声、自习室里的翻书声、实验室里的脚步声,见证着几年来为信念而努力的每一分每一刻。“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是我们的人生信条,“不管风水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是我们的人生态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们一以贯之的人生目标。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转眼间,五年的本科求学生涯行将结束,我们褪去了曾经的青涩,穿上一袭白衣,走上了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学之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我们学有所成,但初心不移,肩负着新时代中国医疗事业的未来,誓要将融入谦逊和坚韧的中国医学带向世界,在国际医学的舞台上唱响属于中华民族的嘹亮赞歌。


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于是岁暮天寒,又逢隆冬。难忘戊戌岁孟秋,仰慕于白求恩战士浩然正气,26人历行山遥海阔,聚首白医。星霜屡变,而冰心不移,既笃志于医,便只顾行远自迩,奋发踔厉。辗转于文山书海,立身于践履躬行。不作清谈,不问丰果,韶华五载,求索朝夕。着白衣,负苍雪,向那般冰壶秋月新天地。

砺箭镞身御长风,薪火相传雏凤声

“款款挥来捶作片,团团节就宝珠圆。”五年前,带着各自家乡的烙印,26人从天南海北奔赴而来,一砖一瓦构建761801班这一第二家园。如今五年过去,栉风沐雨之后,761801班已成为可以支持个人发展,孵化未来理想的高堂广厦,讲述着26人的峥嵘青春与诗酒年华。

丹心向党,诚心正意。班级同学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党组织靠拢,积极申请入党。历经五年奋斗之后,班级26名同学中现已产生了15名党员,1名发展对象与6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党组织的理解,纯粹思想,致力行动,同学们自行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团日活动。现累计开展党日活动已达30余项。此外,对于“青春践行,永跟党走”、河北唐县支教等培育党性,锤炼品格的社会实践活动,班级同学亦当仁不让,多次获得校级表彰。761801班将始终不忘初心,团结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跬步千里。

逐梦苍穹担使命,医路前行守初心

五年前,761801班26名同学以高考平均分637分的成绩齐聚北国春城。自从步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他们坚定信念为祖国医药事业奋斗终生;自从身着白衣昂首挺胸的那一刻,他们勇担使命为除人类之病痛竭尽全力;自从踱步书山成为白医学子的那一刻,他们不负韶华为成为一名卓越医者奋斗拼搏。在辅导员刘晓贺老师和班主任盛基尧老师的悉心引导下,他们团结友爱,钻研学习,怀青云之志,秉持学医初心,满怀救死扶伤的热情,谱写吉大学子新华章。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床医学课程繁重,为了让同学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班级同学在班级群里建立文件夹共享课程资料,形成“课程PPT-复习资料一线上解答”一体化以及“一对一”互帮互助模式,班级平均绩点高达3.23,五年总排名位于三所临床医学院专业第一。为分享经验,服务年级同学,班级同学在年级牵头整理12门专业课程学习资料,得到广泛好评。注重全面发展,开拓国际视野,班级同学英语等级水平考试基本全员通过,班级9名同学曾前往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医学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此外,同学们还积极参与英语、科研等各项学术竞赛,斩获全国二等奖、省级二等奖、特等奖等佳绩。勇于求知,探索科研,在学院老师的鼓励和带领下,班级全员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并公开发表SCI论文4篇,EI 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

从南区到新民,从李五光教学楼到新民教学楼,从清晨朝阳到月色暮光,在逐梦白医的道路上,761801班每一位成员学思并重,知行合一,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开学伊始,便有12人获得新生奖学金;五年来,班级获得吉林大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6人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等荣誉102人次,共计20万元。2020年,班级获得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班级称号,斩获本科生阶段以班级为单位班级在学院的最高奖项。

寻根溯源勇奉献,医心热忱筑韶华

要当一名好医生,不仅要对技术精益求精,还要有无私奉献的满腔热忱。作为白医传人与新时代青年,他们准确把握奉献与实践核心理念,激发磅礴奋进力量,怀揣服务人民使命初心,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青春力量,努力创造百年征程的光辉业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期间,班级同学挺身而出,主动加入当地抗疫工作,奋战在与疫情斗争的第一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年力量,事迹受当地媒体报道,并得到当地党委高度赞扬。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白医精神。班级部分同学有幸加入“筑梦白医·寻根之旅”重走白求恩路实践团,跨越千里前往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开启历时9天的寻根铸魂之旅,沿着白求恩医生的足迹在涞源县王安镇中学、银山口村、孙家庄村等地开展了支教、义诊、走访调研、党课学习等活动,团队累计授课360学时,义诊5800余人次,捐赠文化用品价值8万余元,捐赠药品价值10万余元,受到吉林新闻网、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

寻根,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寻找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宏伟身影。筑梦,在环绕春城的吉林大学里实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人生价值。来自 14个不同省份的他们,投身于导诊、调研、抗疫、支教等200余项志愿活动,五年来,班级累计志愿时长达到12600小时,班级同学斩获2021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吉林大学团队二等奖、吉林大学“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医疗调研活动团队二等奖、吉林大学“青春践行,永跟党走”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在青年这面旗帜下,他们把学习成果体现在担当尽责上,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将白求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热情,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心许山河怀万民,踵事增华创辉煌

多所涉猎,不为形役。班级共有多名同学积极参与学生组织,担任主要干部职务,其中8名为主席团成员,并多次组织并参与大型活动。班级同学积极参加各级体育赛事,在吉林大学校运动会上为学院斩获第58届校运动会学生组冠军、时代列车冠军、健美操比赛特等奖等多项荣誉。班级同学积极参加主持人大赛、摄影大赛等各类文艺活动,累计获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80余项。“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而开学养正,昭明有融。”

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当同学家中突遭变故,不曾有一人流露出事不关己的冷漠。同学们或是济困扶危,直接解囊相助;或是联系有关部门与爱心人士,协助打通国家救济与社会援助通道。最终,在多方协助下,受助者的生活又走上了正轨。受助者本人亦勤奋乐观,连续五年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各类社会奖助学金,并在去年取得吉林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励学标兵称号。如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感慨,“在胼手胝足里,在稼穑艰难里,才能与希望站在一起”。761801班将始终踏实笃行,博观约取,不坠青云之志,传承白医薪火。

“生命因融入浩荡历史而永不凋谢,个人因投身伟大事业而被永远铭记”。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开宗明义,“夫大医之体,需澄神内视,望之俨然……省病诊疾,至意深心”。昔时锦绣,已是过往芳华,来日医路,依然鞭长驾远。秉冰心,度雄关,积跬步,起累土。何惧于劳筋苦骨跋山涉川,但愿如长空飞雪“灿若烛龙,衔耀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