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自强自立大学生 > 2021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 正文

植物科学学院 李林
发布日期:2025-04-02

星光不负“追梦人”

——记吉林大学2021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植物科学学院 李林

小档案

李林,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江苏宿迁人。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18级本科生。现已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深造。

获奖感言

我很荣幸,也很感激能够获得自强自立大学生这一殊荣,这是母校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何其有幸成为一名吉大学子,感谢吉林大学的栽培教育,让我走出了曾经的狭隘,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感谢所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感谢父母的养育爱护,你们给予的知识和力量都是让我不断前行的勇气与底气。一日归属吉大,一生念念不忘。未来,我将继续秉持着“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吉大精神,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努力为人类科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生信条

越努力,越幸运。


一轮弯月高悬夜空,小熊筑梯拾级而上,欲揽星辰入怀,这是李林的微信头像。她还精心挑选一张挂在枝丫的五角星图片作为朋友圈背景图。“星星代表梦想,希望自己在朝着梦想坚定前进的最后,可以够得到它。”在李林的世界里,熠熠星河并没那么遥不可及,她相信,梦想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达到。

这个微信名叫“追梦人”的女孩就像一根钻破石缝的小草,扎根大地,向着星光拔节向上,任凭疾风骤雨的冲刷、摇曳,内心依旧滚烫。

寻光:劲雨未霁多云翳

“呲嚓,呲嚓……”机器运作的轰鸣声令耳朵微微刺痛,李林跺跺久站酸软的双脚,却没停下两只手的节奏,干脆利落地收集、包装压膜后成型的塑料杯。在同学们享受美好暑假之时,20岁的李林选择在纸杯厂兼职做工。恶劣的工作环境,连续12小时的高压,她累到倒头就睡,然而一闭眼,浮现的是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辛苦操劳的父亲和债台高筑的家庭。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汗水与泪水终于换来宝贵的3500元补贴家用。

这是李林最难挨的一次兼职经历,咬牙坚持,源于她太想为家庭出一份力。李林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一个小乡村,父亲姓李,母亲姓林,冠其以父母姓,寄托无限爱与美好。然而,母亲身体常年抱恙,一次术后没有恢复好失去了劳动能力。奶奶眼睛白内障严重,视物模糊。家中有3个女孩,最小的妹妹患先天性心脏病,常年住院,原本生活拮据的家庭更是负债累累,即便如此,妹妹还是不幸离开了人世。这样,一家5口全部要靠在板厂做工的父亲维持生计。

李林从小便深知父母不易,她乖巧懂事,品学兼优,上大学后,便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做兼职。她开过辅导班,做过工厂工人、超市收银员、餐厅服务员、家教老师和网络写手。3年来,各种奖助学金与兼职收入共计6万余元,她不仅赚取了自己的学费与生活费,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可就在2021年10月,一切都在向好发展之时,父亲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与肝转移癌,这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李林得知这一消息时怔住了,感觉天都塌了下来。“明明是硕果累累的金秋,可我却只能看见满目疮痍的凋零,闭上眼睛就能流出眼泪。”看着饱受病痛折磨的父亲、高昂的医药费下风雨飘摇的家庭,她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撑住这个家。

调整好心态后,李林鼓励父亲积极配合治疗,安慰母亲与妹妹,瞒着八十多岁病弱的奶奶,边照顾父亲边进行各种线上兼职,并进行筹款。哪怕只有一丝微光,李林也要努力让阴霾中的家庭获得希望。

贫寒之中自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命运的困厄并没有击倒这个坚强的女孩,反而激发了她的意志,既然没有人为自己点灯,那么就努力让自己闪闪发光!生活如此,她的学业亦是如此。

逐光:守得云开见月明

用李林的话说,自己并不是天赋型选手。她高三时期在重点班甚至排过倒数,数学老师曾对母亲说她的成绩只能上个普通一本。然而坚韧的她又怎能轻易言弃?她只相信凡事需“尽人事”,越努力就越幸运。终于,她一路“逆袭”考上了吉林大学。

出身于农村家庭,李林感受过农业生产的艰辛,她希望自己能响应国家科技兴农的号召,以所学振兴农业、致富农民,于是,便报考了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植物保护专业。

3年来,李林共计55门课程均获得满绩点,平均绩点高达3.94,并连续3年专业成绩排名第1、综合成绩排名第1,连续3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助学金和校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谈及学习方法,“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辛勤教育,我所做的就是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认真准备每一门考试。”李林真诚回答道。“早日成才,减轻家里负担,更好地回报社会”是她的学习驱动力,“勤奋、认真、努力”则是她的成功密码。

李林每天早早起床,中午困了就趴在课桌上凑合一下,只为提前去占离黑板更近的座位。图书馆和教室早已成为她的“长驻根据地”,深夜宿舍书桌前的微微灯光下也时常传来她奋笔疾书的“沙沙”声,甚至在疫情放假期间,为了保证网课的课堂效果,等待练车的马路边、返校路途中的火车座上,都有她看书做笔记的身影。“当时学得都快‘走火入魔’了!”为了保证学习效率,李林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她相信,天道酬勤,任何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科研与竞赛中,李林也屡获殊荣。她参与并负责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炭疽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生物学鉴定》、预研课题项目《盐碱土中活性微生物分离提取及生防菌的筛选》以及创新实验项目《基于GAL4/UAS转基因果蝇验证外源解毒基因功能》,均获得了优秀结题。她还斩获了2021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校二等奖、2020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文学知识竞赛国家特等奖和2020第二届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综合能力赛优秀奖等一系列奖项与荣誉。

导师的悉心教导、与实验室师姐一起做大创课题、实验成功的成就感令李林非常享受做科研的过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让她受益良多、乐在其中。因此,成为一名科研人的梦想逐渐在她心底生根发芽。

在2022年研究生推荐免试中,李林以扎实的基础和优异的表现同时收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发来的录取通知书。最终,她选择前往上海交通大学直接攻读博士,继续开展植物病理学相关方向的研究工作,未来将致力于生物农药的研发与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期待为世界农业安全与环境安全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闪光:涵泳工夫兴味长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替别人撑把伞。成长路上,李林受到很多很多来自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她在心中暗想: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多多助人。于是,她在学习空闲之余会主动做公益,回馈曾经的那些恩情。

想起自己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留守儿童,跟着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难以得到引导与帮助,也知道农村老人的许多不易与艰辛,于是,李林利用寒暑假,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进行公益科普活动与免费教学服务;为村里的老人讲解党中央重要讲话内容;为农民科普农药的有效使用方法与常见的使用误区等专业知识。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被他人需要,李林打心底里感到幸福。

她还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比赛和公益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千人千团进校园,招生宣传扩影响”活动为学校做招生宣传;参加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21年大学生自然灾害防护公益科普活动”志愿服务工作与“全国高校青年抗疫志愿活动”,并获评优秀志愿者。

在学生工作方面,李林担任吉林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综合服务部负责人,为学生公寓安全与文化建设保驾护航;她还参与了玩转英语协会,参与组织英语角、百日晨读、四六级模拟考等活动,帮助有需要的同学们学习英语,共同进步。

克勤克俭,励志冰檗。深知生活不易的李林,总会在繁重的学习中抽出时间进行兼职和社会实践。她认为,作为大学生要以学业为重,但也应“注重自身全面发展”,应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参与课外兼职和志愿活动。

2021年,李林获评吉林大学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拥有着强大意志力和“强心脏”的李林,是什么激励着她直面风雨,一往无前?

“梦想!”她坚定地给出了答案。对于“追梦人”李林来说,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着现实。由于家庭条件不佳,起初,她的梦想就是让父母家人能生活得更好一点。随着自己的阅历、见识、知识越来越丰富,她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能够为科学的进步作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贡献,都足以无愧于我所学的知识,无愧于国家、社会、学校、老师、父母的辛勤培育。”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年轻的李林以一颗温暖而强大的内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如逆旅,也当一苇以航。如今,父亲病情逐渐好转,李林一家终能苦尽甘来,顺利渡过难关;李林也将在新征程中追梦逐光,继续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