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印发《吉林大学2019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08-21


校发〔2019346


校内各有关单位: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现将《吉林大学2019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吉林大学

                            2019821


吉林大学2019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


新生步入大学,是他们成长成才历程的崭新起点,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基础环节。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是指导新生顺利开始大学生活,帮助新生夯实人生基础的重要工作。按照学校2019年迎新工作的有关部署,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要求,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入学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帮助新生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为新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育内容

(一)专题思想政治教育

1.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专家学者、党政干部、辅导员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让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织学生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确保学深学透、入脑入心。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2.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演讲比赛、专题征文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入学教育的各环节、各方面,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团委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3.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黄大年教授先进事迹活动。组织新生开展学习黄大年精神主题班会、观看电影《黄大年》,将学习活动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教育学生自觉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引导学生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者和筑梦者。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4.有条件的学院要在一年级建立学生党支部,着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史党情和党的理论及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以专题报告、高年级党员走访新生寝室等形式,做好新生入党启蒙教育,进一步深化新生对党的认识,提高新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激发新生对党的信仰和追求,做到早启发、早引导、早发现、早培养。

开展时间:8-10

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学院成立由主管本科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党员班主任、学生党员等组成的一年级党支部,并开展相关活动。

5.新生辅导员或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为新生开设4次共计8学时的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主要围绕红白黄三源色精神、学业规划与指导、人际沟通寝室和谐关系等专题,通过课堂讲授、理论主讲、现场实践教学等形式,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标、融入大学生活。

开展时间:8-9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会同有关单位组织新生辅导员集体备课,做好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充实课程内容。

(二)爱校荣校教育

1.组织新生观看《吉人天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参观校史馆和博物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校史校情。通过观看《白求恩》话剧演出等活动,增强学生作为“吉大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团委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2.军训期间,组织新生学唱《吉林大学校歌》,解读校训,举办合唱比赛,宣传学校文化建设成果,把弘扬吉大精神和发扬吉大传统贯穿整个军训过程,引导学生感悟吉大、认同吉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开展时间:8-9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3.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举办校友风采展、讲述吉大故事等多种形式,帮助新生感受学校的名师、名人风采,增强新生的爱校荣校情怀。

开展时间:9-10

组织实施: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三)身心健康教育

1.实施全员化、专业化、系统化新生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在开展入学教育指导科研基础上,形成两个单元指导课程,并在教学名师指导下进行集中备课。策划制作“吉林大学心理育人纪事”宣教片,在军训期间,采取分校区集中教学的形式,实施三个单元的漫灌式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开展心理健康集中普查,汇集优质资源研判学生心理状况,制定实施教育指导干预方案,有效实施分层分众滴灌式教育指导。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和《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教学工作,系统推进学分课程,培训慕课助教,实施线上线下教学。开展日常宣传教育指导工作,按照《学生心理健康轴带教育指导计划》,开展好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策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各学院具体参与并组织落实。

2.做好新生入学体检工作,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筛查了解。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开展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强化自我保健意识。

开展时间:8

组织实施:校医院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3.通过组织参观校园、新老生见面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新生掌握校园生活常识,熟悉校园周边环境。辅导员要走进班级、走进连队、走进寝室,与新生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以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顺利投入大学生活。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等相关单位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4.采集和审核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信息,及时准确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特别是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做好经济关注对象的认定工作。向学生详细介绍学校各项助困政策和措施,多渠道、全方位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做到精准帮扶。

开展时间:8-9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四)专业学习和就业指导教育

1.通过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科专业教育、学习方法教育、学风与学术道德教育,帮助新生强化专业意识、提升专业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树立发展信心,制定发展计划。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各学院建立学工系统与本科教学系统的协调机制,结合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组织学生以专业、班级等为单位开展教育活动。

2.向新生班级发放《感动》文集,通过报告会、读书会、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十佳大学生、十佳班级、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等先进个人和集体典型事迹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优秀大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各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3.邀请院党委书记、院长或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开展专题宣讲会,宣传学校“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目标,科学规划学业生涯,有效使用学业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各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五)行为规范教育

1.通过举办礼仪知识培训讲座、文明礼仪行为宣传等形式,开展尊师礼仪、着装礼仪、网络礼仪、言行礼仪等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提升文明素养,积极传播正能量。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2.通过普法讲座、集体学习、组织参观、社会调研、模拟法庭等形式,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培养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坚定法治信仰。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3.组织学习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吉林大学学生手册》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学习《吉林大学本科学生管理规定》《吉林大学本(专)科学生考试纪律规范》《吉林大学本科学生违纪处分规定》,教育学生遵规守纪,营造良好学风校风。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负责协调,各学院组织学生以年级为单位集中教育,通过班级讨论会、个人自学等形式深化教育成果。

(六)寝室文化教育

1.通过开展寝室文化节、文明寝室评比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学生与寝室同学和谐相处、互帮互助,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继续开展学生公寓文化立项活动,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公寓文化活动品牌,强化学生发展与成长培育基地的育人功能。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各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2.全面落实《吉林大学学生公寓分工管理办法》,开展寝室卫生和安全隐患检查、排查、巡查等工作。以军训为契机,按照军容风纪、内务整理要求,开展公寓安全卫生检查,军训期间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军训结束后,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巩固好军训军容风纪检查和内务卫生评比成果,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各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3.利用学生公寓信息发布系统、板报、宣传栏等载体,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融入到学生寝室生活中,营造“整洁、舒适、安全、和谐、文明”的公寓环境。

开展时间:8-12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各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七)安全教育

1.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集中开展法制安全、人身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国家安全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开展时间:8-9

组织实施:保卫处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2.开展消防专题教育。通过案例分析、模拟疏散逃生和灭火演练等方式,重点做好学生寝室和实验室消防知识教育工作,落实学生寝室消防治安责任制。

开展时间:8-9

组织实施:保卫处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3.开展防诈骗教育。组织编写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案例汇编,利用网站、微信平台、军训宣传队等渠道向学生宣传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等典型案例,联合省银监会、省公安厅、省工商银行等单位开展防范金融诈骗专题讲座,提高学生防诈骗意识。

开展时间:8-9

组织实施:保卫处、学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负责协调,各学院具体组织落实。

4.军训期间,组织新生开展国防、人民防空、卫生与救护等知识的学习,开展防空袭、防原子、防生化、射击、野战生存、野营拉练等训练活动,使新生实践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国防意识和安全意识。

开展时间:8-9

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具体组织落实。

三、工作要求

1.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按照学校总体安排,结合本学院实际,认真谋划,积极组织,扎实做好入学教育工作。

2.要善于创新,丰富内容。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注重线上线下互动、网上网下融合,创新工作模式、载体、方法和途径,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要把握契机,深入细致。大学第一学期是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关心、了解、帮助新生,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与管理服务工作。

4.要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各学院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及时宣传入学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巩固教育成效,并将阶段成果形成文字材料,于920日前发送至sxjy@jl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