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奋进皆俊彦 星火铸魂共青春
——记吉林大学2023年度十佳班级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2班

小档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2班,共计33名学生,有中共党员31人,班级学风优良,同学间彼此分享、共同进步,在班级内部形成了健康的学习氛围,有19人最终成功推免至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各大高校。班级同学不仅在学术竞赛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获得校内外荣誉,还奋力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锻炼能力、提升素养,不仅在实践中熔铸己身信仰,更通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为信仰发声,传递信仰力量。同学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紧密团结,凝聚大爱,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未来,同学们将怀抱更加开阔的理论视野,坚定更加深厚的理论自信,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洞察世界、丈量时代,为祖国、人民贡献属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无限力量!
班长寄语
大学本科四年是我们青春岁月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蓦然回首,这是一段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四年时光里,我们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相互扶持,我们一起讨论课堂难题,一起参与社会实践,一起进入志愿服务第一线,我们见证了彼此的欢喜和悲愁,也见证了彼此的蜕变与成长。四年来,我们同舟共济,同甘共苦,以不懈奋斗赢得了今天的荣光,“十佳班级”的荣誉属于每一位二班的同学。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未来,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保持开放、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探索世界,找寻到自己的价值,秉持着“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精神,努力学习和工作,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流砥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相信我们势必都将成为不一样的烟火。所有的梦想,自今日始,392002班的同学们终将在未来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祝愿大家前程似锦!
志于学——青春向党 笃志勤学
旗帜引领方向,使命汇聚力量。 392002班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引领发展,培育和鼓励大批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截至2023年11月下旬,班级同学已全部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共有党员31人,党员人数占班级总人数比例约为94%,充分彰显出马院学子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昂扬时代先锋模范的风采。党支部学生党员骨干以扎实推进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为目标,以聚焦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任务,累计开设“精神火炬,照亮征途”系列、“引领工程”系列、“红色地标打卡”系列、“对话信仰,青春引航”系列、“惟实励新,培风图南”系列、“品读经典,传颂华章”系列特色党团理论与实践活动百余 期。丰富多元的活动依托学院的本科生公众号“吉晓马说”进行专栏宣传报道,获得累计过万的浏览量,参与踊跃、反响热烈。班级学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班级团学干部紧密结合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回信、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等重要节点,通过学子热议、集中领学和学习手札等方式常态化开展“马上学习”系列政治理论学习活动, 自觉引导全体同学按照党指导的方向砥砺奋斗和成长,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追求源于热爱,热爱成就追求。392002班学风优良,同学间彼此分享、共同进步,在班级内部形成了健康的学习氛围,在学业上取得了傲人成绩:共有4人次获国家奖学金,6人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3人次获学年一等奖学金, 7人次获学年二等奖学金, 17人次获学年三等奖学金, 14人次获单项奖学金; 10人次获社会奖助学金; 6人次获校优秀学生干部, 8人次获校优秀学生, 8人次获校优秀共青团干部, 4人次获校优秀共青团员;8人次获院优秀学生干部,8人次获院优秀学生。总金额高达11万余元。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392002班的33人中,共有19 人成功推免,推免率达57%,为历年之最。其中2人推免至清华大学,1人推免至中国人民大学,1人推免至浙江大学,1人推免至西安交通大学,1人推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1人推免至四川大学,12人推免本校(其中3人直博本校)。
斩获的众多奖金荣誉、推免佳绩,是班级同学勇毅笃行、攻坚克难后的丰厚回报。不论是日常课余时间,还是考前复习阶段,学校各大教学楼中总会出现班级同学畅游书海、奋笔疾书的身影。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选集》等经典著作是大家的枕边书、案头卷;弃伪存真、持之以恒成为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一种精神追求。互相扶持、拼搏向上,班级已筹办了11期经验分享会,坚持将红色“接力棒”传递下去。
勤于技——研思不辍 锐意进取
传播马院声音,理论联动实践。 392002班的同学们在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筑牢基础理论素养的同时,对学术科研竞赛方面也有着更高追求。在专业领域学科竞赛中,共3人次获大学生讲思政课国家级一等奖(吉林省唯一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参赛队伍,且获奖事迹被吉林大学官方公众号、中国青年网等媒体报道),3人次获国家级三等奖,6人次获省级一等奖,5人次获省级二等奖,3人次获校级特等奖,10人次获校级一等奖,5人次获校级二等奖,2人次获校级三等奖;1人次获“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省级二等奖,1人次获校级特等奖,1人次获校级一等奖;3人次获师生战“疫”,思政同行吉林大学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微电影校级一等奖;1人次获全国高校宣讲联赛校级三等奖。在其他各类综合性竞赛中,班级同学也力争上游, 1人次获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三等奖; 1人次获“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省级二等奖;2人次获“互联网+”大赛校级银奖;1人次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校级一等奖,1人次获校三等奖,1人次获写作赛项校级一等奖,1人次获笔译赛项校级三等奖。
创新释放力量,理论互动实践。班级同学积极研究学科前沿问题,潜心创作产出丰富学术成果。班级成员5人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于各级期刊,其中国家级教育期刊1人次,省级重点期刊3人次,1人论文选入《吉林大学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论文集》一书;1人次发表调研报告获评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类)。与此同时,班级同学还以学院、学校及各方搭建的科研学术平台为依托,在系统性的科研训练中提升自身学术素养。他们主持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达3人次,省级大创项目达5人次,校级大创项目1人次; 1人跟随指导教师团队申报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并获二等奖;1人参与国 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人参与吉林省 社会科学重点委托项目;2人参与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 1人参与市社科联重点委托项目;1人参与吉林大学校级科研项目;1人参与吉林大学第六届青年师生交叉学科培育项目;1人参与吉林大学第八届青年师生交叉学科培育项目;1人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2年度资助计划; 1人获吉林大学大学生理论学习研究科研立项。
在学术交流中,他们广泛阅读,勤学好问,笔耕不辍,潜心写作,凭自身过硬学术本领敲开国家级学术会议的大门,在跨学科的交流互动中夯实知识体系。累计2人参与第一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生论坛;1人参与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总第43届)暨“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学术研讨会;1人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暑期公益学校并获得结业证明;2人参与马研会2022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项目读书小组;1人参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暑期学校;1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短期交流项目;1人参与蒲公英计划交流访学活动; 1人参与吉林大学第五届“当代政治经济学前沿理论”高级研修班;3人参与第五届“小马沙龙”学术研讨会;1人参与全国劳模—学生面对面座谈会与劳模精神主题研究会;1人参与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跟班实习并参与科研课题研究;1人入选吉林大学“思源计划”并参与求实思源暑期研学实践;班级集体入选吉林大学“青马工程”联合培养计划。
为善如筑台,成功在积累。392002班的全体同学以信仰为帆,以科研筑基,他们苦心治学,终获累累硕果。展望未来,他们将怀抱更加开阔的理论视野,坚定更加深厚的理论自信,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洞察世界、丈量时代,为祖国、人民贡献属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无限力量!
游于艺——躬身实践 行以致远
躬行践履,正心知行。用自身“小我”奉献“大我”是392002班集体的初心和使命。三年来,他们奋勇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实践中,躬身力行;他们坚守在学生工作的岗位上,行以致远。他们曾化身东北抗联军战士重走抗联路,在白山黑水之间感悟历史、感悟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峥嵘岁月;他们曾迈着沉重脚步,踏入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等先烈长眠之所,告慰烈士英灵,追寻火红初心;他们曾在学校校史馆里热泪盈眶,在一汽红旗文化展馆中热血激昂,坚定信仰;他们扎根田间地头,关心社会民情;他们投身党政机关,练就过硬本领。他们不仅在实践中熔铸己身信仰,更通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为信仰发声,传递信仰力量。
三年来,392002班全体同学曾多次赴吉林省博物馆、一汽红旗展馆、吉林大学校史馆、通化市杨靖宇干部学院等地进行社会实践。共同参与全国劳模讲座8次,个人参与国家级社会实践3人次,省级社会实践1人次,市级社会实践6人次,校(县区)8人次,个人参与“千人千团进校园,招生宣传拓影响”专项实践活动18次。班内11名同学在学生组织担任主要职务,包括校团委直属学生组织主席团成员(3人),部门负责人(5人),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团委副书记(5人),吉林大学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1人,且为全校唯一学生代表),校史馆讲解员团队、校招生宣传协会等各类校内社团组织负责人(4人),新生辅导员助理、学院学业指导助理(3人)等职,带领班级获得先进团支部、五星团支部等集体荣誉,并由班级团学骨干带领学院团学组织首次获评十佳学生会、先进基层团委等重要荣誉。由于班级所在专业特点符合M·M协 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392002班多名同学还作为负责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承办学校第一届青年时政论坛、党团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悦读会,学思享”读书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会等理论学习活动,并率领mm学研会获评吉林大学五星社团等荣誉称号,为全校同学搭建理论学习的重要平台,彰显了青春向党的时代风采。
惠于众——不忘来路 矢志奉献
从学三年以来,392002班全体同学切实响应社会需要,在支教、扶贫、招生宣传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班级同学共参与64次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国家级4次(团中央跟班实习),省级3次,市级6次,县级10次,校级41次,志愿献血总计达13人次,班级同学累计志愿时长超过7000小时;在荣誉奖励方面,2人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家级铜奖、省级银奖,2人次获评市级“优秀志愿者”,累计获市级媒体报道数次、国家级媒体报道1次。疫情肆虐之际,班级共19人参与2022年春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在静态管理期间为各个楼层配送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身力量,其中一名同学担任公寓楼层负责人,两名同学获评“最美志愿者” 称号。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班级同学紧密团结,凝聚大爱,在短时间内为身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共计10000元,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爱心捐助。与此同时,班级同学在这位同学住院治疗期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班委成员也时刻掌握其最新病情动态。从相遇到相知,从相知到彼此熟识,他们以赤诚之心温暖彼此,在漫漫征途中收获无限的爱与力量。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从学三年,33名志存高远的青年小马,观中外世情,思社会发展;立教育理想,塑职业情怀;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扬鹄举鹏,志贯苍穹,终成栋梁!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他们立足平凡,砥砺奋进,为成为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思政人而接续奋斗,凯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