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自强自立大学生 > 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 正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耕源
发布日期:2025-03-26

在艰难困苦中绽放青春之花

——记吉林大学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耕源

小档案

刘耕源,男,汉族,中共党员,吉林白山人。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现已保送至清华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获奖感言

当获知被评为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时,我感到无比荣幸和激动,这份荣誉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在此,我由衷感谢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感激学校和老师们的教诲与培养,感谢同学们的悉心帮助,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让我在生活的风雨中不断奋进和成长,让我有力量去肩负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我将怀揣感恩之心,传承和发扬自强自立的优秀精神品质,投身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为梦想努力拼搏,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为国家的智能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生信条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逆风而行,向阳而生

刘耕源,来自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父亲是一名尽职尽责的交通警察,母亲是一位深受尊敬的诊所大夫。然而,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发生了巨变。在他四岁那年,母亲被确诊为恶性椎管内肿瘤。随着癌症迅速扩散,母亲很快就失去了行动能力,这对他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为了治疗,父亲毅然决定带着母亲四处奔走求医问药,最终负债累累。

从那时起,母亲身着白色工作服的背影逐渐模糊,再见面已是最后一眼。那天晚上,父母从外地治病归来,他最后一次为母亲唱了那首她曾教给自己的小星星。天蒙蒙亮时,母亲安详地离开了他们,那年他六岁。一年后,长时间陷入悲痛无法自拔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在家人的照顾下,他坚持了四年,最终还是匆匆离去。父亲走时,刘耕源虽年幼却早已经懂事,他理解父亲的叮嘱,他一定要乐观、健康地活下去。他知道这是父母对他的期望和祝福。他将这份爱和关怀深深地烙印在心中,成为他生命中的动力和支撑。

后来,刘耕源被托付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但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奶奶患有糖尿病,爷爷患有肺心病,沉重的债务也让这个家庭的经济情况雪上加霜。然而,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击垮刘耕源,他反而更加懂事,经常陪伴爷爷奶奶上山劳作,用幼小的身躯尽力承担家庭的重担。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奶奶突发脑梗,那时他的心里充满了痛苦与挣扎,却也愈发坚定了奋发读书的决心。他深知,只有通过求学之路,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为身边的人带来幸福。

尽管生活的困难接踵而至,而他却始终抱有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乐观、阳光、爱笑。这种积极的心态离不开爷爷奶奶的正确教导和周围人的关怀。刘耕源的小学与初中在白山市第二十六中学度过,这所学校又称正岔学校,位于县里相对偏远的位置,规模较小。然而,正是这种小而温馨的环境,让他的梦想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悄然发芽,成为他奋斗的动力源泉,也教会了他如何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初中阶段,他受到了许多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刚上初中时,他的英语基础薄弱,英语老师便经常帮他补习语法知识;在课堂上,语文老师总是避免留下与家庭有关的主题作文,这份理解和默契也成为了他与老师之间特殊而深厚的情感纽带,让他学会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在一次期中考试中,他使用奶奶留下的破旧圆规引起了数学老师的关注,课下老师偷偷塞给了他一套全新的绘图工具。正是这些小小的举动,使他一次次深刻体会到了被人关爱的温暖。

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最终成功考入了市内重点高中——白山市第二中学。接下来的三年,他暂别爷爷奶奶,与姑姑一同在市里居住,怀揣着一腔热血踏上了高中的奋斗之旅。生活虽充满坎坷与挫折,但他深知只有勤奋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他像一朵向日葵,不畏黑暗,不惧风雨,始终向着阳光生长。寒窗苦读十二载,他最终考入吉林大学,来到了这个令他终生难忘的地方。

笃志于学,天道酬勤

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刘耕源背上行囊再次出发,坚信吉林大学一定是可以改变他人生的地方。大一期间,他作为班级团支书,热心组织同学们参与各项活动。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忘记学业,他在期末前夕常常在图书馆自习到深夜,最终在大一上期末考试中获得了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出于对计算机学科的浓厚热爱,他果断地报名参加了转专业考试,在备考期间他勤奋努力,最终成功转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然而,与其他同学相比,他大学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这使得他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转专业的他还需要同时补修先导课和学习新课程,由于缺乏基础知识,许多课程的学习对他来说显得困难重重,但内心深处的倔强与不服输又让他重振旗鼓。每天清晨六点,他便踏上前往教学楼自习的路,直到十一点才回寝,短暂的午休几乎都在书桌前度过,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一如既往。

正是这份坚持与努力,他的成绩不断攀升,多门专业课程为专业最高分,前三年的学业成绩排名第一,学业平均绩点达3.91,平均分达92.94。他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获得了解放领航奖学金、吉林银行王湘浩励学金、小米奖学金等奖助学金,荣获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团员”“院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刘耕源十分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他在竞赛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吉林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吉林赛区二等奖、蓝桥杯大赛省二等奖等奖项。怀着对科研的热情,他投身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参与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多维混合特征的婴儿啼哭需求判断算法研究》,学习掌握科研技能,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目前,该项目研究成果已投稿了相关技术论文。此外,在清华大学实习期间,他参与了中广核公司的合作项目,他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成功实现了一套完整的知识抽取系统。这项技术得到了中广核公司的认可,并在公司内部广泛应用。他十分希望研究成果能够落实到现实中,为国家和社会的智能化发展做贡献。

青春锐意,屡践致远

刘耕源始终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在纪念黄大年活动的舞台剧中发挥出色,带领班级同学呈现了精彩的表演。他还在消防文化节活动中组织同学拍摄创意小品,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此外,在学院迎新晚会中,他更是以出色的舞台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除了文体活动,生活中的刘耕源乐于助人、积极热情。在各种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饮水思源,多年来他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希望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社会,无论是爱心环保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世界环境日活动,还是疫苗接种志愿服务活动,他都积极参与,在需要他的地方发光发亮。

同时,他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学生干部。在大一担任团支书期间,他积极组织同学参与团日活动,并负责监督统计青年学习的参与情况;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后,他担任班级心理委员,经常关心同学们的心理状况,主动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作为学院的学业发展助理,他积极辅助老师完成学生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们付出。他毫无怨言地奉献自我,将这份无私付出融入日常的点滴之中,将乐观积极的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此外,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定向党组织靠拢。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中共党员,他一路矢志前行,从未停下脚步。他深知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核心与关键,因此他将个人的成长与党的事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自己的追求融入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

2023年的研究生推荐免试中,刘耕源同学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推免资格。最终他毅然选择到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方向继续深造,他怀着对国家智能化发展的崇高愿景,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为国家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智能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深知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他更希望通过自身的励志故事,激励更多有同样经历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刘耕源自幼便失去双亲,但从未抱怨命运的不公,面对生活接踵而来的苦难与不幸,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永不言弃,坚毅前行。他如璞玉般在磨砺中成长,体验过生活的百味,却从未向命运低头,这些经历不仅没有压垮他,反而驱使着他勇往直前,迎接人生的风雨。在未来,他将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自立自强的态度,勇敢地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投身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努力攻克人工智能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向世界展现吉大人自强自立的精神。

(记者 张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