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自强自立大学生 > 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 正文

建设工程学院 张思琪
发布日期:2025-03-26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记吉林大学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建设工程学院 张思琪

小档案

张思琪,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未来直接攻读本校本专业博士生。

获奖感言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心有所信,终有所归。“自强自立大学生”称号对我来说,曾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如今真正获得了这份荣誉,首先感谢吉林大学这四年来对我的辛苦栽培,像一棵参天大树庇护着我,让我在知识的丛林中自由探索;其次要感谢这一路走来为我指引方向的老师,与我并肩同行的同学,以及永远坚实的后盾——我的家人。这份荣誉既是对我本科阶段学习工作的肯定,同时也督促着我不忘初心,无畏艰难,坚定不移地向着新的征程前进。作为新一代地学人,我会怀揣吉大精神和地学精神,拿出地学人一往无前的精神气概,走在建设祖国的最前线,把地学前辈们的殷切期盼带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人生信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张思琪,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2020级的一名本科生,是同学们口中“每节课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女孩”,在大家的印象中,她就像是一颗能量永不枯竭的小太阳一样燃烧着,照亮了他人,也照亮了她自己未来的路。

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

张思琪是一个坚韧要强的女孩,父母在其两岁时离婚,母亲主动放弃了抚养权,重新组建了家庭,父亲由于欠债无力偿还,离开去了外地,与家里断绝联络,只留下了年幼的张思琪和一笔不小的债款。张思琪是一个早产儿,先天的发育不良使她自小体弱多病,小学一年级时发现因为坐第一排也看不清黑板,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眼底发育不良,弱视700多度,小学毕业又出现经常性呼吸困难,查出天生心脏畸形,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将其抚养长大,而张思琪的爷爷是一名残疾人,失去行动能力,且患有抑郁焦虑症,生活不能自理,长期需要人照顾,张思琪的奶奶一个人照顾老伴和孙女,积劳成疾,患上了脑梗,需要长期服用药物,高昂的医疗费,父亲的外债,还要照顾一个年幼的孩子,而老两口每个月只有不到5000元的退休金,这一切几乎要将这个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

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让张思琪的性格变得坚韧,也是奶奶的乐观坚强,让她耳濡目染,奶奶的辛劳她看在眼里,从小张思琪就主动去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来减轻奶奶的负担。正是明白爷爷奶奶的不易,张思琪从不轻言放弃,这么困难的日子爷爷奶奶都没有放弃,她怎么可以退缩。自从张思琪上学开始,她就是其他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承担不起补课班的费用,张思琪每天都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一点一滴地积累着收获,虽然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收获却让她不断憧憬着未来。一路走来,她冲破了层层障碍,排除了重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张思琪坚信:“别人能做到的,她也一定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她也能做到,可能会做得更好。”她牢记“知识改变命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以高出录取线20分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行勤学之路,不忘初心

上了大学以后,张思琪也没有松懈,和她一个教室上课的同学可能不知道她叫什么,但大家却知道那个“每天上课坐第一排的女孩”。张思琪并不是多么聪明的女孩,但是她肯努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听课效果,她甚至可以同一门课听了一遍,跑去其他学院的课堂再听一遍,这样的努力让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一阶段取得了年级第三的成绩,并荣获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大二大三期间她更加努力学习专业课。还记得有一年冬天,张思琪不慎崴伤了脚踝,即使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她依旧没有缺席哪怕一节课;疫情隔离期间,去不了教室的她,让同学帮自己录音录像,生怕错过一个知识点;从南区到朝阳,每一座教学楼,每一个路灯都见证了她的努力,每一次疲惫时的坚持,每一次迷茫后的思考,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日日夜夜,成就了她的今天——连续两年成绩专业第一,并连续两年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以及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这三年期间,她的努力和付出也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获得了多次吉林大学校级,院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建设工程学院

20222023年度十佳大学生等奖项。正是这些奖学金,支撑了她这几年的学费以及生活费,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也让她心中的梦想,在一路洒下的汗水的洗礼下愈加清晰,愈加美丽。

燃红色热血,不负青春

怀着一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心,张思琪在大一初期就积极上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成功入选了星火燎原计划,在此期间她认真完成培训内容,积极学习党的相关知识,顺利进入发展对象阶段,并于2021年12月28日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已经是一名正式党员。以身作则,张思琪连续四年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她认真做好榜样,积极组织班级同学开展主题团日,以及党史的专题学习会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各种政治理论知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也始终不忘初心,担任辅导员助理,新生代理班长,疫情期间的学院负责人等职务,认真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心尽力帮助大家,她也参与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志愿活动,为山区的留守儿童筹集冬衣,并荣获了优秀志愿者称号。

遇良师益友,拥抱热爱

科研方面,张思琪自新生研讨课开始,受到良师的启发,对极地钻探方面产生了兴趣,他在大二阶段,作为第一负责人加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技术国家级项目《冰层孔壁热熔取心钻头动态仿真及实验研究》,并积极向导师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学习,共同完成实验,参与发表发明专利《一种极地钻探用电动机械孔壁取心钻具》一项。为了更加了解本专业,张思琪在暑期阶段积极参加各种实习活动,在兴城实习基地,每天爬山,步行十几公里,虽然每天回来都很累,衣服鞋子也难免沾上污渍,甚至有时还有些狼狈,但这种探索的过程让张思琪十分享受,尤其是在前往天津中石油渤海钻探员工培训基地以及唐山的金石钻探公司等进行实际的现场的学习与培训后,对这个专业愈加了解,心中那颗种子就扎根越深,也让张思琪更加坚定了要一直走下去的想法,虽然这一路上有各种各样质疑的声音,但张思琪是一个认准了自己想法,就会坚定一步一步走下去的人。

鉴于在这个领域,本校已经是世界顶尖的水平,无疑是最优的选择,张思琪以专业第一的身份选择了直接攻读本校本专业的博士生,将心中这份热爱延续下去。张思琪还受邀参加了202320222021级的保研直博经验分享交流会,将大家代入她的视角回顾她大学这几年,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使学弟学妹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为大家树立了榜样,让大家也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更加充满了期待,目标也更加清晰。

以脚步丈量,世界之大

在学习与科研之余,张思琪也明白,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这世界比书本上描绘的还要多姿多彩,她在上课之余积极参加学校以及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20212022学年寒假,张思琪前往高中母校进行“回访母校”活动,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加油打气,为吉大进行招生宣传。除此之外,她也没有忘记小时候的愿望,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组建乐队,连续两年参加学院迎新晚会,并参加校内外的演出。

20237月份,张思琪作为学院唯一一名,通过了层层选拔,入选了“吉林大学蒲公英计划”第一期成员,与13名同学和两位老师前往新加坡访学,这是一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的提升个人素质,拓展国际化视野的宝贵机会,践行了“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吉大精神。在这次访学过程中,他们共同前往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聆听了三位教授关于不同方面的三场讲座,并与学校里的同学们就学生工作、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通过这次访学,张思琪更是受益匪浅,让她对于自我成长和人生规划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追求。她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这次非常宝贵的机会,让她能有机会去国外体验不同的学习文化,她也会将这次宝贵的实践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坚持自强自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张思琪深知,一路走到今天,她最该做的事就是感恩,感恩她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艰难险阻还是失败和挫折,都是她成长路上宝贵的财富。每一次经历都让她更加强大,更加坚定她的方向和目标,也是这些经历让张思琪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张思琪也会勇敢迎接所有的挑战和变化,相信她有足够的力量去应对一切困难,也会用爱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记者 康哲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