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自强自立大学生 > 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 正文

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 毛德智
发布日期:2025-03-26

进“德”修业,臻于“智”善

——记吉林大学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 毛德智

小档案

毛德智,男,中共党员,吉林白山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专业2019级本科生,吉林大学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白求恩十佳大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励学标兵、白求恩医学奖学金、东荣奖学金、小米助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奖励二十余项,历任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纪检委员、院团委组织部部长、班级班长、新民二公寓临时团支部组织委员、抗疫楼层长等职务。大学四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00余小时,代表学院参加“重走白求恩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所在团队获2021年第七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长春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获奖感言

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荣获2023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是对我五年来所做一切努力的最高肯定。感谢我的母校吉林大学为我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给予我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我成为想成为的自己。一路走来,我忘不掉亦师亦友的辅导员老师在我遇到挫折与自我否定时对我的鼓励与安慰,忘不掉无数个“二教”清晨的阳光和新疆街清冷的夜晚,更忘不掉挑灯背书时心中对梦想的坚定。

获得此次殊荣,是机遇,是动力,更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去做照亮患者前路的高塔,帮助更多病患点燃生命的希望,将白求恩精神践行到底。

人生信条

相信相信的力量!

他是荆棘丛生中栉风沐雨,坚毅成长的树苗;他是红心向党,奔守一线的奉献者;他是千里跬步,不忘初心的奋斗者。他即如海燕,虽不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却依旧能英勇地冲入暴风雨中展翅翱翔,以平凡之身躯,成就不凡之事业。“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在吉林大学求学的五年岁月里,他坚守初心,甘于奉献,用坚持与刻苦不断践行着“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的誓言。

逆境生长,坚韧不屈

毛德智来自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林区的一个普通家庭,依靠父母务工的微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使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与担当。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刻苦读书,努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城高中,在这里他挥洒汗水,追逐梦想。最终,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201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

正当这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时,一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重重地打在了他的心头。2020年疫情以来,毛德智的家庭收入变得极不稳定,同年他母亲确诊为肺癌晚期,高昂的医药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能让父亲心无旁骛地工作,他的母亲选择隐瞒病情,独自承担着生活的苦难。母亲病后,他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也愈加坚定了学医的初衷。看着母亲被病魔缠身痛苦的模样,他总是想:如果能早点精通医术,哪怕只是提早半年,也会意识到反复刺激性咳嗽会与早期肺癌有关,持续憋喘会是恶性胸腔积液造成的压迫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毛德智的母亲每个月需服用价格高昂的靶向药物抗击癌症。家庭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

红心向党,不忘初心

毛德智积极进取,在入学时便入选了第一期“星火燎原,领航青春”计划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项目,并于2021年6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担任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纪检委员期间,他组织开展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党员发展大会、微视频《白医青年党员说》等党内活动,着力加强党支部凝聚力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培养,协助发展党员35人,撰写材料百余份。在2022年疫情期间,他主动担任学生公寓楼层长百余天,负责管理60余名同楼层学生,并协助楼长老师每日进行物资、餐食分发、数据统计、核酸检测等工作。“在志愿服务中,我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与不易,看到了患者对生命的珍惜,我希望自己可以为这次疫情防控做一点贡献”。毛德智说“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别人,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去传播医学知识”。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医务人员的辛苦与不易。他说:“我们都是时代里最普通但又最特殊的那群人,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在背后默默付出着、奉献着,才有了如今这个强大国家”。即使在母亲病危时,他依旧选择了与学校师生一起,坚守公寓楼抗疫防线,践行初心和使命。由于疫情封闭无法及时复诊和救治,母亲的癌症最终恶化,药物产生耐药性、脑部多发转移、重度感染,最终他也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家庭带来的艰难困苦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而是在他心中种下一颗执着奋斗的种子,更坚定了他成为一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的初心和梦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行治病救人之道,来弥补母亲离世的遗憾。

自强不息,天道酬勤

毛德智入学时并未如愿以偿地考入向往的临床医学专业,但源于对医学的热爱,他参加了转专业考试。经过不懈努力,他在300多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功来到自己向往的临床医学专业。但医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新的学科、新的难度、新的挑战,以及对新专业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的陌生,以及整整一学年十几门专业课需要补修,让他内心产生巨大的压力。他也曾有过迷茫、有过不适,也曾在黑暗中独自哭泣,陷入自我怀疑。他明白,现在的他正处在通往梦想的岔路口,如果走错一步,将会遗憾终生。毛德智一直坚信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着。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有的人速度很快,有的人速度很慢;有的人落后了一阵子却一直保持着前进的状态”。而他就是那个坚持一直往前跑的那个人。他坚定要勇敢地走下去,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经历了无数个早7点新民二教窗旁的晨光和晚11点新疆街上的空旷,他从大二学年年级53名到大三学年第3名,再到大四学年的第2名,他知道唯有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在医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五年间他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白求恩十佳大学生、白求恩医学奖学金、东荣奖学金、小米助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等荣誉奖励二十余项。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毛德智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能、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他多次参加导师的课题,先后开展多项实验研究。在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后,他知道复发率高是治疗白血病的一大阻碍,为了改善相关问题,他查阅海量文献,在与老师不断地沟通交流后,独立撰写立项标书并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同时他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完成一篇SCI论文“Current Trends of Clinical Trials Involving CRISPRCas Systems”,为临床工作者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提供更多可用决策。在课业学习之余,他不拘所学,勇于进行各领域的广泛尝试,他参加粤港澳医学生论坛,与全国有志医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并获最佳展示小组奖,参加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英国牛津大学线上拓展班并在研讨会上做英文汇报,以及“医学生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培训班等,让他对医学有了更深的见解,提高了他的科研素养和思辨能力。

青春无悔,责任先行

毛德智始终认为知行合一,行是知之成。在四年的学生工作中,他先后担任班级班长、院团委组织部部长、临时团支部组织委员等多个职务,多次开展“传承一二·九运动”“同心抗疫,请党放心”等主题团日活动,努力做好班级管理和群团组织建设。毛德智常说:“我愿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2021年暑假,毛德智跟随学院前往河北、山西等白求恩同志工作、战斗过的地方,进行“重走白求恩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爱心支教、公益义诊、参观学习等主题活动,寻访红色印记,提高党性修养。所在团队荣获“第七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长春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他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中,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家乡,他通过支教帮助那些和他一样渴望追求梦想的孩子实现求学梦想;在医院,他在实习的过程中尽自己所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同时他也积极参加了器官捐献登记、慰问养老院、南大营清扫、仙台小学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总计志愿时长600余小时,树立了吉大学子的优良形象。

“相信相信的力量”!是毛德智的人生信条。即使生活中经历了无数挫折和阻碍,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在命运的荆棘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毛德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的真正含义。未来,他将始终秉承自立自强的精神,去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前行,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挥洒在祖国的医学事业中,在青春的主战场上继续发光发热,去照亮他人,服务社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记者 郑宇石、黄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