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进,系农兴邦
——记吉林大学2022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吕志浩

小档案
吕志浩,男,22岁,中共党员,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2019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吉林大学青马工程培训班成员,担任181905团支部书记、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学业指导助理,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学分加权平均绩点为3.9729/4,推免绩点为4.1229/4,位列专业第一。大学英语,四级585分、六级573分。发表SCI论文一篇,主持省级优秀大创项目一项。吉林大学2022年“自强自立”大学生;国家奖学金3次;校优秀学生2次;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院优秀学生干部;小米特等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东荣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中华义工联合会优秀志愿者。
获奖感言
在荣获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称号后,我首先要感谢吉林大学以及学校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四年来的栽培与关爱,感谢我的父母对我成长路上的坚定支持以及同学朋友们的关照陪伴。霁月光风,不萦于怀;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坚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积极投身于祖国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之中,不负自己的青春使命!
人生信条
执着与理想,纯粹于当下。
到城市去,这是无数出身农村年轻人的心声。繁华都市,灯红酒绿,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然而,吕志浩偏不。“体面”专业在理想面前轻似浮萍,城市霓虹终究亮不过乡间萤火。从农村来便还要到农村去,回报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他学在农经,心系乡村,立志用脚步丈量祖国农村大地,用汗水写就振兴乡村的无悔青春。
穷且志坚,不负青云之志
吕志浩出身偏远农村,父母没有正式工作,全靠父亲在外务工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还需负担家中老人的巨额医药开支,这无疑让本就清贫的生活雪上加霜。生活的拮据和父母的操劳,让吕志浩从小就期望着能够早日独当一面,替父母扛下生活的重担。在家中经济日益吃紧的情况下,吕志浩毅然决定不再依靠父母,而是用课余工作换取日常生活所需。他在勤工助学岗上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难题;在致远咖啡做小时工,负责店面的营业运转。在路边发传单,无论是三伏酷暑还是三九严寒,他苦站一小时,只为了那8块钱的报酬。当送水工,一次要扛两桶80斤的水爬6层之高的宿舍楼,他把对身体的伤害抛到脑后,只想着多扛一桶水就可以为父母多省下1.8元……面对生活的贫困,吕志浩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双手和汗水铸就出自强不息的独立人格。
家乡和家庭的贫困,让吕志浩更加坚定了学好农林的信念。这是他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他想用所学回馈家乡,回馈千千万万个亟待建设的农村。正因如此,吕志浩对待专业知识的学习异常勤奋刻苦、孜孜不倦。每一次坐在第一排的认真听讲,每一次完成作业的精工细琢,每一场考试前的用心复习,成就了吕志浩优异的学习成绩。他连续三年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平均绩点为3.9729/4,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奖学金。专业课学习之外的时间里,他大量阅读农林经济领域的文献专著,关注前沿研究热点,努力学习科研方法,大大提高了科学研究的素养和能力。作为除导师外的第一作者,吕志浩发表了一篇题为《Design of Combined Auction Model for Emission Rights of International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Other Pollutants Based on SMRA》的英文论文,并被SCI\SSCI同时检索。此外,他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的省级大创项目也获得了优秀结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硕的学术成果,他获评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学校的优秀营员。最终他仍然选择了本专业领域内的顶尖学府——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继续自己的学术理想,并立志倾尽所学,为祖国的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奉献青春。
初心如炬,辉映前行之路
振兴乡村的理想离不开坚定的红色信仰。在家庭氛围以及多年成长经历的影响下,吕志浩入学后便第一时间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如期成为正式党员。同时,依靠崇高觉悟以及优秀成绩,他顺利入选了吉林大学“青马工程”培训班,并成功辅修了思想政治教育双学士学位。这两段重要的经历使得他得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更加深入地学习和践行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各项理论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脚下的长征路”,在青马工程以及学院组织下,吕志浩累积参与了10余次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身体力行诠释着心中的红色信仰。
吕志浩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的道理,他不只满足于精进自身,而是热心服务同学,用实际行动带动大家共同成长、进步。作为新生班主任助理和代理班主任,吕志浩参与了两届迎新活动,积极协助新同学顺利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低年级同学们的“好学长,好朋友”。他还热心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通过分享会、学习互促小组等活动,为同学们在学习科研方面解疑释惑。在吕志浩的积极带动下,他所在班级取得了课程通过率全学院第一的好成绩。身为学院团委干部,吕志浩组织参与了第一届“喜迎党百年华诞,工学健步走”活动,以及“南岭好声音”“一封家书献祖国”“南岭杏花节”等大型活动10余次。在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背后,是吕志浩多少个日夜的精心策划与辛劳付出。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吕志浩先后荣获了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以身作则,服务同学,方得百花齐放,春色满校园。
穷且益坚,不忘兼济苍生;志存高远,难改助农理想。出身农村的吕志浩不甘家乡的贫穷和落后,当其他人想着走出农村时,他却立志要改变乡村的面貌,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在家乡时,他便经常去周围农村地区考察走访,切身感受当代农村的真实面貌。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并没有选择所谓的高薪“体面”专业,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填下了农林经济管理,立志用所学知识实现助农理想。本科期间,他曾深入公主岭市涌泉村实地调研,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该课程被授予优秀成绩。他率领小组亲身前往各地农贸市场关注农产品行情,撰写了多篇相关研究报告。在思想政治教育双学位的毕业论文中,他仍不忘聚焦三农,将农民教育问题确立为自己的论文主题。在保研夏令营时,尽管有着许多顶级院校热门专业的offer,吕志浩仍坚持初心,选择了国内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最高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学习深造,以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身为一名农经人,吕志浩始终把投身乡村建设视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踔厉奋进,系农兴邦!”是吕志浩的人生态度与理想追求。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将用满腹经纶浇灌千万顷乡间土地,为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与建设不懈奋斗。在如火的青春中奋勇前行,在有限的生命中奏出人生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