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自强自立大学生 > 2022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 正文

软件学院 罗常凡
发布日期:2025-04-02

疾风劲吹亦昂扬,求实创新铸栋梁

——记吉林大学2022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软件学院 罗常凡

小档案

罗常凡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荆门人。吉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级2019级本科生,吉林大学2019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现已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继续深造。

该生2014年应征入伍到海军部队服役,晋升士官,2018年退役,2019年考入吉林大学软件学院。

该生在部队服役五年,中断了学业,导致学习基础薄弱,入学时成绩曾落到年级最后一名。该生没有向困难屈服,以军人“四有标准”投入学习,表现为高度自律,超常地勤奋刻苦。通过不懈努力,一年后成绩跃居年级前三名,获国家奖学金。在三年学习期间,该生坚持勤工俭学,不仅解决了自己生活和学习所需费用,还少量补贴了家用。

三年中,该生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学金、奇安信奖学金、吉林银行王湘浩励学金等多项奖、励学金。连续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吉林赛区第一名,是该项目我校非数学组史上最好成绩。课程之外,他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担任国家级大创项目第一负责人,目前有4篇SCI论文在投,其中一篇目前已被计算领域顶级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s发表,论文指导教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唐敖庆”特聘教授周丰丰教授对其科研能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科研水平已接近本学科博士毕业生。在推免保研过程中,获得了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院校录取意向。该生考虑到自身实际、国家需要和专业特点,最后选择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造。

该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自始至终明确为强国而读书的目标。思想上积极上进,实践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退伍士官,曾担任吉林大学军训教官,尽心尽责地为同学服务,帮助同学答疑解惑,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200个小时。

罗常凡同学怀揣强国梦,在家庭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意志,以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担当,身体力行,努力向着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新时代好青年的目标勇毅前行。

获奖感言

我由衷地感恩国家和部队对我的照顾,让我有幸考入吉林大学;感恩吉林大学和软件学院,给予我成长的土壤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我能够不断锤炼自己,展现自我;感恩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支持和温暖,让我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感恩我所经历的一切,让我更加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自强自立”这个词贯穿了我的大学生涯,这份荣誉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坚信,只要不懈努力,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我们终将抵达彼岸。热情而赤诚,坚定而勇敢,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永怀赤子之心,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人生信条

荆棘满路,自强不息,花开彼岸


从强军报国到求实创新,追梦路上风景在变,不变的是爱党爱国的热忱与励志图强的决心。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生来耀眼似乎与该生无关,苦厄的脚步似乎从未远离。罗常凡是吉林大学2022年自强自立大学生,吉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级2019级本科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吉大精神,不改初心,担当使命,以军人的血性和吉大学子的风貌砥砺前行,努力建设我国互联网事业,满足国家需求,助力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取得瞩目成就!

贫为路,苦为桥,命运炼宝剑

罗常凡的家庭在湖北的一个偏远山区,祖祖辈辈都靠种地维生,是很典型的贫穷农民家庭。爷爷和奶奶均是80多的老人,爷爷曾髌骨粉碎性骨折且患有多种老年疾病,奶奶患重度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由于家境窘迫,常年被病魔折磨,已出现失明、心脏衰竭等症状。母亲不堪生活的重压在其一岁时便天人永隔,是父亲独自一人将其拉扯大。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家贫交不起学费,父亲想赚取学费去工地帮工,不慎小腿粉碎性断裂,现在也无法干体力活,而且还患有严重高血压,为政府重点照顾家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该生于2014年到海军服役。党的教育给了该生矢志报国的信念,部队的锤炼让该生愈发坚毅向上。罗常凡在部队也不忘奋发向上,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晋升士官。五年的军旅淬炼,让他的思想完成了一次蜕变,坚定了读书报国的信念,2018年士官退伍后,2019年,该生参加高考被我校录取。

学为风,业为雨,梅花似我傲寒开

来到吉大后,罗常凡秉承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信念,以军人的血性和勇气,把照顾贫困家庭和完成繁重学习任务两副重担一肩挑,坚韧不拔,拼搏进取。

来吉大的第一天,辅导员就曾告诉他:“吉林大学不会让任何学生因为贫困辍学”,这句话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他非常感激学校和老师,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有所成回报母校和社会。他有理想,有目标,积极向上,并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本学年素质测评中思想和实践,身心素质测评,都获得“优秀”等级,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在党组织及辅导员老师的培养下,他光荣地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因为曾部队服役,五年间断的学习突然续弦,难免会让他猝不及防。初入学之际便体会到与其他同学们之间的差距,在大一的时候他的学业成绩曾是学院的最后一名,高度自律是该生最大特点,他和在部队一样,每天6点按时起床,做好一天的学习计划。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势要追回落下的时间,他成功地向我们诠释了一天原来是可以当三天用的。经过一年的拼搏,该生在大一结束的时候从专业最后一名,提升到专业第二,获得国家奖学金。大三结束时,该生凭借排名3/393的好成绩,获得了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院校录取意向。

罗常凡考虑到自身实际、国家需要和专业特点,最后选择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造。为了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也为了挑战自己,他作为大创项目负责人,研究基于差分自编码网络的生物组学特征工程算法,该项目被评选为国家级项目。论文指导教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唐敖庆”特聘教授周丰丰教授曾赞说:“人家都是导师push学生,到我这儿是常凡push我”。在周教授的指导下,现在有四篇SCI论文在投,其中一篇目前已被计算领域顶级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s发表,该生为第一作者,周老师评价这篇论文不亚于博士水平,我院博士生毕业要求为三篇本专业SCI论文。而且该生连续两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且均进入决赛,最终斩获决赛一等奖两次,是我校本年级取得如此佳绩的第一位同学,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吉林省二等奖等。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罗常凡还会科学安排时间,勤工俭学去做一些兼职工作。每年的寒暑假,他都在兼职和实习中度过,加上奖助学金,已经积攒上十万元,不仅负担了自己的一切学费以及花销,还尽可能补贴家用。

感恩党,感恩校,矢志报祖国

在部队他立志成为保卫人民的一把钢枪,在学校他明确要成为奋斗强国梦的磅礴巨流中的一朵有力的浪花。在这样的信仰指导下,该生紧跟党的步伐,思想品德优秀,品行端正,时刻以成为一名为人民办实事的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完成党课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努力。三年来,他时刻不忘自己是党员学生,注意发挥模范作用。他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小时;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奉献和服务精神。乐于与他人分享与交流经验,勤于反思,并不断尝试优化自己的思维与学习工作方式。曾于海军部队服役,保家卫国,士官退伍,现在转为预备役。乐于为他人奉献,经常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也担任过新生军训教官,帮助新同学完成大学新训第一课。他时刻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热情为同学们服务,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现在已经是一名中共党员。因为淋过雨,所以也想给别人打把伞,他希望自己也能发一份光,让吉大变得更加美丽。

纵然征程漫漫、荆棘满布,矢志不渝坚守初心与理想,星星之火会照亮勇敢者的路,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他继续征服,燎原之火必将为坚定者喝彩。他说:“我坚信,只要不懈努力,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我们终将抵达彼岸。热情而赤诚,坚定而勇敢,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永怀赤子之心,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