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十佳班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十佳班级 > 2021年度十佳班级 > 正文

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级3班
发布日期:2025-04-02

立医者之德,扬白衣之魂

——记吉林大学2021年度十佳班级

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级3班

小档案

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级3班,由42名同学组成,其中中共党员13人,班级累积获得各类奖学金110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学金15人次,累计金额19.99万元,班级共有各级学生干部21人次,累计17人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班级全员参与科研训练,累计28人完成大创项目。7人顺利推免至全国各大顶尖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其中2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班长寄语

五年前的那个炎炎夏日,我们从天南海北一起聚到北国春城,组成了2017级3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开启了医学之路。从李四光楼到新民一教,从基础楼到一院技能中心,求学路上的汗水和欢笑声组成了我们大学生活最美好的回忆。

从老临床院十佳第一名,到学部十佳班级拿到白求恩“小金人”,再到校十佳,班级这一系列的荣誉都是我们不负青春的最好证明。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记得“大医精诚,尚美至善”的院训,都能以自己是一名白求恩的传人而自豪,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前路浩浩荡荡,万事皆可期待。希望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一分光便发一分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但要记得,无论我们终究走向何方,都是相亲相爱的3班人。

所以词穷致谢,只因来日方长。庆幸相遇,无憾别离,我们一定会在更高处再见的!


白衣飘扬,思绪翩跹,2017年夏天,42位怀揣着医学梦想的学子聚集在北国春城,来到了他们“医路学习”的始发站。4年多的积累与沉淀,2017级3班始终秉承着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团结一致,追求进步,一步步成长为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

凝心聚力 团结共进

中心校区李四光楼的一个小教室,是2017级3班的同学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初次相见,大家互相自我介绍,互相讲述自己的理想追求,这五年想要完成什么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确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和前进动力。入学之初,在2017级3班班委会刚刚组建之时,他们就树立了共同的奋斗目标,组织健全、认真负责的班级委员们充分发挥自身桥梁模范作用,带领班级一路向前。每次开学前,委员会成员们会聚在一起,看看大家最近的学习情况,寻问生活上的困惑,想办法如何更好地服务同学、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

每个学期初,班委们都会组织班级聚会,有干货满满的学习交流会,也有释放压力的悠闲小聚,一起庆祝班级同学的生日,共唱生日歌祝福,一派其乐融融。为了留存下这些青春记忆,他们一起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医用九精”和同名微博,一篇篇暖心幽默的小推文,一份份细心整理的班级工作日志和学习资料,记录了班级的日常点滴故事。后来,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平台内容也愈加充实起来,慢慢增加了一些医学科普文章和健康小知识,平台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临近考试前,班级每位同学的手里都会多出几本小册子。这是学习委员张振卓组织班里学生自己编写、梳理总结的复习资料,编订成册后,分发下去,供同学们参考。这样,在考试前,每门科目的逻辑框架也就跃然纸上,实现了最大化的资料共享。同时,一个寝室就是一个小单位,每当遇到不懂的课业难题时,一个个“寝室小课堂”就出现了。班级还成立了“一助一”学习小组,大家相互督促学习,确保每一位同学都不掉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成员无一不进步飞速,班级整体成绩也总是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因为我们是一个班集体啊,我们就是一家人。”班长蔡睿还记得,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班级中的两位少数民族同学在入学之初还不能快速适应新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在同学们热情主动的帮助下,维吾尔族女孩来丽古丽不仅专业成绩上进步飞快,也找到了自己的爱好——运动。在2018年全国定向锦标赛中,她作为吉林大学主力队员获得了团体第4名、个人三等奖的好成绩。西藏男孩索朗仁青更是和室友们称兄道弟,打成一片,还盛情邀请同学们毕业旅行时去自己的家乡玩耍!

除了致力于班级建设,班级同学也积极投身于学校、学部、学院的建设中。白求恩医学部秘书处、学术部、生管部、体育部以及临床医学院团委学生会等多个部门中,都能看到2017级3班同学的身影,他们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为同学们服务,累计14人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

信仰所至 刻苦钻研

一个优秀的集体,必定要有坚定的共同信仰。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满腔热忱、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的鼓舞下,2017级3班的学习氛围非常浓郁。“我们哪有什么考试周、考试月,每一天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学习!”4年多来,班级同学每天自觉坚持上晚自习,并且总会有人一直坚持学习到教学楼熄灯封楼,才匆匆收拾书包离开。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2017级3班整体学习成绩优异,班级加权平均成绩年级第一。4年来,全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学金15人次,其他奖助学金74人次,校级及院级优秀学生25人次。学无止境,医学之路道阻且长。现如今,班级已有7位同学推免至北京协和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临床医生,良好的科研能力是必要的基本素养。2017级3班同学全员参与科研训练,并积极参加大学生开放性创新实验,优秀率达100%。班内28人顺利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负责人项目7项,国家级项目结题1项,省级优秀结题1项。科研之路漫漫,科研成果的获得也难能可贵。同学们愿意将课余时间全身心投身于科研当中。此外,在学科竞赛中,同学们也收获颇丰。其中,刘昀彤同学代表吉林大学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获得国家一等奖;蔡睿同学获得2020年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21年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校特等奖等。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吉大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在求知路上开拓视野,2017级3班的同学们还积极奔赴世界各地参加海外研修。从卓越严谨的牛津大学,到锐意进取的麦考瑞大学,大家来到顶级学府,接近医学前沿,感悟各学校的医学人文,回校后也会聚在一起,组织学习经验讨论会向其他同学分享心得体会。

躬行实践 全面发展

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院中央,有一尊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的雕像,是白医学子们心中的灯塔。来到吉大后,话剧《白求恩》、白求恩系列书籍等让同学们感动于白求恩的行医历程与对中国大地的贡献。白求恩宣传手册中《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2017级3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倒背如流。附属医院的一位位医生在新冠疫情期间以身作则,奔赴一线,课堂上,在这些老师们的动情讲述中,同学们仿佛触摸了吉大医学一路发展的历史轨迹,并把白求恩精神深深镌刻在心中。于是,部分同学在校史馆主动担任起白求恩事迹讲解员,申请加入白求恩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求恩精神青年研究会,以实际行动传递着他们践行白求恩精神的决心。

“重走白求恩之路”,吉大学子到白求恩战斗过的地方进行义诊和支教,是白求恩医学院十几年来的传统活动。在河北唐县牛眼沟村的白求恩希望小学,一个淳朴的小女孩向带队的蔡睿说道,每年暑假,能看到来自吉林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是她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这让2017级3班的同学们强烈感受到了被人需要的感觉和帮助别人的快乐,也决心要维护医学的神圣与荣誉。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身为白医传人,定当心怀大爱。除了去河北唐县牛眼沟村对白求恩精神的寻根溯源,他们的足迹还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新疆喀让古鲁克小学的支教,再到云南玉溪大营卫生所的实习,还有去医院导诊、给自闭症的孩子上健康小课堂、去特殊教育小学支教、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展示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多名同学获评临床医学院最美志愿者、白求恩青年志愿者协会优秀志愿者等。

德智双修,五育并举。学习科研之余,2017级3班同学还会积极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学院的迎新晚会、毕业生联欢晚会、《白求恩》话剧、校庆等活动的台前幕后,都洒满了他们的汗水;运动赛场上,同学们也大展身手,包揽了女子“时代列车”比赛团体一等奖、女子400米接力赛团体四等奖……一次次掌声,一声声欢呼,一份份荣誉,都是班级精诚团结的见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2017级3班,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群积极向上的人,一群互助互爱的人,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人,为着同一个目标团结在一起,奋进在一起。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相信2017级3班的同学们未来会继续在祖国各地传承白医精神,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贡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