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十佳班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十佳班级 > 2021年度十佳班级 > 正文

物理学院2018级9班
发布日期:2025-04-02

“成为珠峰之巅的云朵”

——记吉林大学2021年度十佳班级

物理学院2018级9班

小档案

物理学院2018级9班,由14位同学组成,其中党员3人。班级累计获得各类奖学金77人次,其中国家奖学金6人次;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6人次,3位同学各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所有同学均选择继续在学术道路上攀登,14位同学全部获得保研资格,6位同学选择出境深造。

班长寄语

物理学家拉比曾言:“物理学家是人类中的小飞侠,他们从不长大,永远保持赤子之心。”我们“唐物”的14位同学就是这样的小飞侠。怀着对物理纯粹的热爱,我们来到吉大,组成了这个温暖的小家庭。

四年光如白驹过隙,回首往昔,下课后大家激烈讨论的声音还回响在耳畔,实验室里伏案疾笔的身影还历历在目。物理的道路是曲折艰难的,但我们总能在蜿蜒山路的旁荆棘丛中采撷,在半山的云雾中与飞鸟相映做伴,在一路相互扶持和鼓励中,我们终于登顶了第一座山峰,“珠峰”虽远,但我们志在凌绝顶,这也是我们“唐物人”的使命。

“十佳班级”的荣誉是大家奋斗的证明,我们无愧于唐敖庆先生的名号,本科只是学术生涯的开始,希望大家不忘初心,在这愈发纷繁嘈杂的世界中坚守自我,为祖国、为人类探索未知,永远保持好奇,保持纯粹。

天高日远,正当展翅凌霄任我狂;珠峰在前,仍须脚踏实地步步高。


鸳鸯锅的红汤一边正咕嘟冒泡,突然有人拦下正要夹菜的筷子,“先回答,为什么红汤先滚?”“红油等于油盖,保温性强,而且油的比热小,升温快!”“因为我饿了!”一顿抢答,嬉笑,斗智,通关,开吃!这是物理9班聚餐时的小乐趣,“爱物理”如水汽沁透生活,无孔不入。物理成了他们身上最大的印记。

“珠峰计划”致力于培养拔尖人才,以回应“钱学森之问”。2018年起,唐敖庆物理试验班(唐物)与14人双向奔赴,成了物理9班。

“我们深知祖国的基础科学发展不会是一个人的成功,必将由我们这代人共同书写。”这是物理9班“十佳班级”评选的答辩词。他们以变换形态的成长作答,剔透的热爱成冰、化水、升云,终将成为珠峰之巅的云朵。

成冰:“零下一度的热爱”

“Tha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风靡一时的《生活大爆炸》不知点燃了多少人对物理的热爱。“在一个爱物理,又懂彼此的集体,是巨大的幸运。”崔传新用并肩嬉笑的《生活大爆炸》主角做头像,“他们对物理的心很纯真,像一块剔透的‘冰立方’,带着理性的通透,保持零下一度的热爱。”

“去往地下实验室的路上,还能看见西昌卫星城的发射塔尖。”大三暑假,途经四川锦屏,崔传新原本的旅游计划,被他用一封邮件“弯道转向”,奔赴向往的暗物质研究中心。“虽然只是参观,但偶尔也会做拧螺丝这样的‘大事’,受益匪浅!”他无法掩饰接近梦想的雀跃。

短暂停留了4天,崔传新把握住了契机。他回校奔走联络学院,促成了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与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交通大学PandaX锦屏地下实验室的合作项目。至今,已有21名本科生在项目中拓展实践,他们在锦屏地下实验室进行环境放射性的测量、寻找探测器数据中的宇宙线信号、汇报科研成果、撰写论文......

互联网时代的热爱有时被悬在云端。科普账号“悦悦爱物理”在B站已经拥有将近6000粉丝,44个视频总播放量将近20万,弹幕数、评论量、转发量似乎都在呐喊着:“共享热爱,快乐爆炸!”

这也是UP主(上传者)杨佳悦的纯净初心,“我喜欢和热爱物理的人分享交流,也想有更多的人爱上物理。”她笑得坦荡又纯真,“还能检验巩固自己的知识!”哈密顿力学、热统讨论班、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等10多个板块在主页向“观众”打招呼,那是热爱在招手。

她在云端开设的“物理图书馆”可以推荐教材,上传学习笔记,受到众多高校学生欢迎,得到科普大牛王一教授力赞。“她对物理热爱得很明显。”崔传新对班级“开心果”的评价里透着惺惺相惜的赞美。

“热爱会成就许多事情。”崔传新是热爱的“受益人”,“确认过眼神,是爱物理的人,每个人都内驱力满值。”廖一朴在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F奖,是吉林大学近5年来在本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化水:“如果这都不算热爱”

“你知道吗,学物理,即使是研究生阶段,在头两年仍然是用大量课程夯基。”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凝聚态方向的宋世冲,解释着物理科研的漫长与艰深,“如果没学过,就不知道,学物理没有侥幸的余地。”

“冰立方”日夜兼程汲取热爱的能量,便能融化成水,奔流四方,向物理更细窄的领域深处穿行渗透。

邢泽宇钟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春的高纬度让太阳的“早睡早起”直接影响了他行动的生物钟。最晚6点起床有时候更早;晚上10:30睡觉,雷打不动。在他的影响下,学习时间12小时以上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同频的人更容易步调一致。“学习时间十几个小时的人很多,我们只是恰巧相遇了。”他尽情地享受着单纯的学习时间,“一起讨论更方便了!”下一阶段,他将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深耕凝聚态理论。

“他们常常让我想起高三。”宋世冲称邢泽宇为“自律大神”,“如果这都不算热爱,谁会愿意把大学四年过得像苦哈哈的高三一样呢?”

物理学严谨与热爱的传承,物理学院一丝不苟地守护,高标准,严要求流转于治学血脉之中。“珠峰计划”唐敖庆物理试验班为每位成员找到了并肩的“战友”,提供了丰足的研学氧气,匹配了额外的动力。

“自发、超前、分享,这几乎是每个人共同的学习状态。”班长宋世冲很享受这种氛围。“有关高等量子力学、高能物理理论,咱们就买同一本参考书吧。”休息时间的“研讨课”,兴趣方向一致的同学,便会商量着组队学习。在热爱的环境里,似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滋养。

大学期间,全班14人无一例外,都经过科研实践的洗礼。42人次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外顶尖研究机构的国际交流访学;专业课45门,平均绩点达到3.82,无一人是班级的拖油瓶;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高达15万元。真正的热爱时常伴随着馈赠。

升云:“此行必胜顶峰相会”

高速凶猛的网球穿梭几个来回,网球场上的4人小队已经汗流浃背。曾率队勇夺校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的健将黄哲恒、篮球队队长吴昊、运动爱好者王哲懿,三位小徒弟在崔传新的“训练”之下,已经“出师”。从小学开始,崔传新打网球已经坚持了10年。

科研的征途,是一场漫长的跋涉,对思想和身体都是巨大的考验。刚踏进科研门槛的崔传新,早已从前辈的足迹中窥探一二。“做实验或者纯脑力工作,有很多夜要熬,突然生病,项目就会跟不上,好的想法会被身体消耗掉很可惜。”他明白此途艰辛,山高水长,成云布雨,必须有足够的能量和水汽,这一程必须携手。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的备战从2018年初秋到2019年盛夏,杨佳悦、王哲懿和李金阳用了将近1整年。进入决赛,杨佳悦斗志满满地代表学校“打比赛”,终获二等奖凯旋。团队携经验而归,竞赛经验分享会在各个校区开了一场又一场,既是自我“复盘”也分享了“避坑指南”。

分享让知识能量以指数级集聚,有思维的新质变,有认知的新量变。这是他们的传统,每一个后辈都有机会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离山巅更近一步。

期末临近,一轮紧急的“帮扶带”又开始了,这几乎是班级成员的常规动作。没有绩点压力的物理9班,散落在各个宿舍,帮助室友讲解难点疑点、划重点、分享答题或记忆要点......

“唐班应当是榜样,提高自身,带动他人。”宋世冲坚定地与更大的集体分享知识资源,“这个时代做科研,根本没有闭门造车这条路。”2021年初,全班进入保研阶段。“中科院物理所的文件你看了吗?”“清华的夏令营要不要试一下?”“联系导师的邮件发了吗?”

宋世冲毫不避讳谈到可能存在的竞争,他给出一个更高的视角,“信息几乎全部实时共享,我们要竞争较量的是更广阔的世界、更强大的人,这一次我们是更加紧密的团队。”

培风图南,唐物图强。奔流四方的水,吸收足够的知识能量,蒸发升云,于各自领域攀升,终将在顶峰相会。

孔子曰:“君子不器。”德行与才华,逃开“器具”的壁垒,物理教人从不拘泥,从不设限。“宇宙也在我们体内,我们都由星尘构成。”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将无垠的宇宙赠予人类之身。物理9班用变换形态的成长,为集体做下注脚,此行必胜,他们终将成为珠峰之巅的云朵,布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