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记吉林大学2022年度十佳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16班

小档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16班,现有学生25名,其中中共党员7人,入党积极分子6人。班级学习成绩优异,班级共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共132项,累计金额41.1万元。班级同学竞赛能力突出,共获得国内外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与认证152项,其中程序设计类竞赛奖项89项。在ICPC/CCPC国家级及国际级赛事,班级共斩获26枚金牌。全班科研成果优秀,班级同学共计9人次发篇高水平论文,共计12人次拥有软件著作权。其中4人次发表SCI检索论文,4人次发表EI检索论文。班级25人均获得保研资格。其中,20人已获得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及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录取资格,5人选择出国深造。
班长寄语
班集体里的25个人,大家百花齐放。每个人在过去四年里都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能力,由于不能每个人都是班级前几名,大家很难获得很多世俗意义评价上的认可,但在大家身上我看到了内心的丰盈,看到了多元的优秀与精彩。
因为疫情,唐班很多的交流机会无奈被取消。很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地方越来越明显,很多政策上不合理的地方也越来越明显。幸好,有大家的努力让这一切看起来不太糟糕。也许“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正是对我们这几年最好的描述。
时代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追求极简的成功、快餐式的成功。我想,目标明确、专注、善良、积极主动、自信勇敢的大家也一定会在未来直面各种挫折挑战,收获踏实的幸福和精彩的人生!最后,也愿我们未来不负韶华,不负伟大时代!
恰同学少年,25名风华正茂的青年相遇于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唐敖庆理科试验班。北国的白山旭日迎接着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期许,在这里,他们以梦为马,在广袤的草原自由驰骋。历经四年风雨一路走来,他们在友情的相伴中成长,在亲情的相拥中成熟。每个人的汗水与付出映射出班级的荣光,多少欢笑与感动融于家的温暖。他们怀揣理想,饱含热情,以白山为画布,青春为颜料,描绘着一个个书生意气,激情迸发的青春画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唐敖庆班是吉林大学设立的理科试验班,力争培养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计算机基础研究大师级学科后备人才。经过了一轮又一轮选拔,才让这样一个优秀的团体相聚一堂。四年来,班级同学始终秉持不断求索、勇攀高峰的求学精神,在学业学习中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甚至在三分之二的必修主干课程中人均满绩点。班级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院级学年奖学金及社会奖学金共计130人次,共有3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校级各项荣誉称号。这些成果见证了班级同学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不怕困难、砥砺前行的恒心,也充分展现了吉大学子的风采与吉大精神的薪火传承。
功夫不负有心人,班级25名同学全部获得保研资格。20位同学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及中科院各研究所继续攻读研究生,5位同学选择了出国深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班级全体同学始终牢记初心,砥砺前行,刻苦钻研,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勇攀高峰。
少年心事当拏云,直挂云帆济沧海
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班级同学在各项学科竞赛上奋勇拼搏,在各自的科研实践上勇攀高峰。
“求知没有尽头”,他们刻苦勤奋,创新争优,敢于担当,上下求索。在学科竞赛方面,班级共获得152项国内外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与认证,甚至在被誉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奥林匹克”的国际(国家)级赛事中,班级斩获了26枚金牌。同时在数学类竞赛中,班级同学积极参加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角逐,崭露头角。
科研实践方面,班级所有同学均参与科研与项目实践,生动诠释了加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初心与使命。班级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7项,共21人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 人担任国家级项目负责人。该班学生也积极与其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班级同学分别前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软件所参与科研相关科研项目。班级同学共计9人次发篇高水平论文,共计12人次拥有软件著作权。同时,班级同学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论坛及学术交流活动。一人参加“拔尖计划2.0”全国基地优秀学生学术交流会,并代表吉林大学在交流会上作汇报;一人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进行三个月的科研实习。
无私奉献在班级同学中薪火相传,班级同学不仅注重自己个人的竞赛与科研,也乐于将自身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师弟师妹。他们多次在院内举办学习经验分享会、科研论坛与学科竞赛讲座等各项活动,并首次面向全院各个年级举办“以思传智火,以述引青年”本科生学术交流活动,不遗余力地向当届同学和师弟师妹们传授经验,答疑解惑,受到学院老师和同学的广泛好评。
丰富多彩的科研成果和优异出色的竞赛成绩是班级同学苦心经营的结果,也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拼搏换来的至高荣誉。累累硕果源于班级同学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持之以恒的态度,他们也将一直保持这种精神,在求实创新的道路上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出更好的成果,为祖国的基础学科事业添砖加瓦。
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
一系列卓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学院的培养与支持,因此班级同学始终心怀感恩,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四年来,班级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五千小时。他们有人在疫情封寝期间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临时团支部书记及北苑二公寓临时党支部青年委员,为北苑二公寓40余名同学们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服务;有人受邀参与黑龙江省程序设计竞赛出题及赛事服务工作;有人入选吉林大学“求实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秉承“受助、自助、助人”的理念,参与一系列服务社会的相关活动;有人加入唐班学长团,为师弟师妹提供学习以及心理指导等服务;有人在吉大“听你说weekly Talk”活动中分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的申请经验和参与体验,为同学们解答疑惑,助力申请。
在文体活动中,班级同学依然追求卓越,在另一个赛场激扬青春。全体班级同学参与组织了吉林大学英语夏令营,大型音乐剧“霸王别姬”等活动;更有同学是带领学院辩论队问鼎第30届吉林大学“先锋论坛”的“最佳辩手”,从“楚河汉界”到“白羽飞扬”,在校院两级的赛事中处处都有班级同学的身影。
志存高远凝心力,青春逐梦心向党
听党话,跟党走,一心向党,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负伟大时代是班级建设坚决贯彻的宗旨。在学院党委和团委指导下,班级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理论知识,邀请思想政治导师柳军老师作报告,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做讲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在思想的引领下,班级目前已经有7名同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6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1人入选了吉林大学“青马工程”培训班。全体党员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能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践行了学院党委提出的“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要求。班级也连续三年评为吉林大学“优秀团支部”。同时,班级同学积极参观校史馆、长春市规划展览馆、四平战役纪念馆。在实践与理论的交融中,班级成员筑牢信仰之基、把握思想之舵,带着激情、带着责任与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四载春秋,时间见证了他们每一个人的成长,汗与泪称量着他们心中的梦想。回望往昔,班级同学不会骄傲自满、停下脚步;展望未来,他们将秉持初心,铭记吉大精神,肩负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使命,追逐梦想,努力为国家基础学科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把青春的激情燃烧在奉献民族复兴的伟大岁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努力谱写人生华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