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十佳大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十佳大学生 > 2021年度十佳大学生 > 正文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嘉琦
发布日期:2025-04-02

勇毅笃行,初“芯”不负

——记吉林大学2021年度十佳大学生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 李嘉琦

小档案

李嘉琦,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滨州人。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现已保送至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继续深造。

获奖感言

巍巍吉大,世纪风华。感恩母校四年间含辛茹苦的培养,让我褪去少年稚气,成长为今日模样。忆昨日,学校的温暖关怀、师长的谆谆教诲、同学间的深厚情谊都浮现眼前,从未走远。白山黑水也将成为永生难忘的记忆符号,与母校的精神血脉一同镌刻心间。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毕业之际,含着对过去的深深留恋,我背上行囊,带着属于吉大人的精神印记再次出发,步履踏实而又坚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秉持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拼搏精神,不懈奋斗,矢志创“芯”,展现青春力量,成就吉大荣光。

人生信条

天道酬勤,恒者能胜。


当李嘉琦考入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后,他时常思考“大学该怎样度过?”主持和参加22项学科竞赛,参加6项科研课题,获世界级、国家级大赛奖项6项,省级奖项7项……每一个奖项,都是他前进路上的勋章。18级26班班长、吉林大学青马工程班班长、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辅导员助理……每一个身份,他都倾力而为。大学期间,他以践促知,勇毅笃行,用信仰点亮无悔青春,以奋斗书写人生华章。

“做一颗牢固的螺丝钉”

李嘉琦的专业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与信息时代的基石——芯片息息相关。“想在这一行扎根,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无论钉到哪儿,都要牢固。”

为了让自己“牢固”,他勤奋刻苦,进德修业,大一便在560余人中排名专业第一,3年间49门课程满绩点,线性代数、集成电路CAD课程获得满分。

总有学弟学妹问李嘉琦,如何兼顾学生工作和专业课学习?他总会脱口而出:“四象限法则!”将生活与工作中需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并设置截止时间,将时间高效利用起来。

同学们戏称李嘉琦是一台20世纪的“单核处理器”,因为处理器只有一个核心一个线程,就像李嘉琦可以忘乎所以地专注于干一件事情。“有时候忙起来,就连同学喊我都听不见。”

高效的时间管理、专注的学习态度,使得他有时间进入学院本科生实验室,负责及参与了多项电子设计项目: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的智能出行伴侣、Car Shield防碰预警车载终端、Debian智能化妆镜等,得到学校和学院重点支持。

2020年,李嘉琦报名参加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参与数字与SoCs设计赛道Robei杯可重构机器人赛题,获得东北赛区杯赛第2名,刷新我校本科生参赛纪录。

同年,他在学院卢革宇教授指导下参与一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开展固体电解质型VOC气体传感器阵列构筑方面的研究,历时一年半研制出的器件性能表现十分优异。

李嘉琦非常重视研学交流,希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锻炼自己的“牢固性”。

2019年暑期,他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流研学,深入实验室学习参观,了解国际学术前沿。

2021年夏,他作为我校理工科唯一代表入选“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进入北京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与无效审理部电学申诉一处工作,负责电学相关专利复审和无效审理工作,业务能力得到前辈一致肯定。

荣誉不会从天而降,一个人有多努力,荣誉就有多闪耀。大学期间,李嘉琦先后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吉林省金奖,两获建模美赛国际二等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曾宪梓奖学金、东荣奖学金等都被他尽收手中,并一举摘得学院本科生最高荣誉——高鼎三奖学金。

他的付出也为他“敲”开了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大门。他将会在为民族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路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对于李嘉琦而言,大学期间有最重要的“两天”。其中一天是得知自己成功保送至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而另外一天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家里有很多党员,我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于他而言,党性修养更像是童子功,是一家三代的初心传承。从小就看着红色书籍、听着革命故事、唱着爱国歌曲长大,他深深地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先考虑好入党动机,再想要不要入党。”李嘉琦坚定地说。有的人时刻把“入党”挂在嘴边,有的人把党的宗旨性质倒背如流,有的人却像李嘉琦一样将其付诸行动,一步步向党组织靠拢。

2019年,李嘉琦多了一个新的身份——青马工程班班长。

借助青马工程的平台,他辅修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双学位,在理论讲座、学习交流中成长,让自己有了“科班出身”的理论功底;他坚持学思践悟,赴革命圣地井冈山、吉林通化开展红色实践,重走抗联故路,通过“走出去”强化思想淬炼;他协助教师开展交流会、学习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在组织与奉献中提升党性修养。

“青马”不仅帮助李嘉琦遇见更好的自己,也让他走出校园,更加深入地学习党最新的理论成果。

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中央宣讲团来到吉林大学之际,李嘉琦两次作为学生代表接受吉林卫视采访,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介绍我校青马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建设情况,在新闻联播播出。

2020年,他在全国1000余所高校,千万学子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经过学校、团省委、团中央组织部的层层遴选,作为我校唯一学员入选共青团中央全国青马工程,赴北京中央团校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学习,从各个维度深入学习了社会主义新思想。

行而弥远,思而弥坚。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下,他对党有了更崇高的敬意,对我校高鼎三等老一辈电子人的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坚定了为社会服务的初心。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一团火去点燃另一团火”“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这些理论滋养着李嘉琦,也勉励他去影响更多的人。

“提交过入党申请书之后,内心很激动,同时又很忐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接受党的教育以及各级党组织的关怀后,他迫切地想去做些什么为身边的人服务。

他担任本班班长,服务班级,帮助同学,在同学眼里,他是“最全能的班长”。

在中央团校学习回来后,他提出打造“党建—团建—班建”新发展范式,班委抓班建,党员促团建,齐抓班级建设和党团建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调动班委和党员的积极性”。

群策群力,成绩斐然。班里同学们三年间13门课程班级优秀率50%以上,综合成绩位居学院前列。在年级综合排名中,班级7人位列专业前20,保外人数位列专业最高,共7名同学保送至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26班连续两年获得学院“优秀班级”荣誉称号,并于2021年荣获校十佳班级提名奖。

为了帮助考研的同学,李嘉琦又提出了考研·保研帮扶计划,让保研的7个学生定点帮扶考研的学生,在期末考试、学习方法、生活思想上都给予支持与适当关心,他为这个计划起名为“腾飞计划”。“大家初试的反馈都很不错”,李嘉琦满足地说。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在为本班同学做工作的同时,他又将服务的同学从班级扩充到了学院。

他担任学院辅导员助理、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把在中央团校和国家机关所学所悟带回学校,将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带进课堂,担任学院3个班级的团建指导员,开展27场思政理论学习、19场朋辈经验分享,吸引300余人参与,班级现已发展党员8人。

他亦力所能及地为社会服务,调研家乡山东滨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给出分析对策,形成万余字调研报告;他是冬日“清茶送温暖”队长,寒冬为环卫工人送上一杯杯热茶;他也是火车站“红马甲”引导员,每天接受近千次问询,引导上百名乘客;他又是iCAN大赛志愿者,是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志愿者……

“红思想,专学术,立崇志,成大才”是李嘉琦的心之所向,作为新一辈“电子人”的优秀代表,钻坚研微,磨砥刻厉。他以坚定的红色信仰、强劲的综合实力、全面的能力培养,对自己的人生问题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研究生记者 陈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