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十佳大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十佳大学生 > 2021年度十佳大学生 > 正文

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2018级 耿笑辰
发布日期:2025-04-02

心怀理想,逐梦白医

——记吉林大学2021年度十佳大学生

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2018级 耿笑辰

小档案

耿笑辰,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沧州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2018级本科生。研究生阶段将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继续深造。

获奖感言

自踏入吉大校门、成为白求恩精神传人的那一天起,我便如同破土之芽、入海之鱼、腾空之鹰,拥有了一片广阔的,能自由探索与创造的世界。自那时,我规划了自己的未来,制订了周密的计划,戒骄戒躁,不断进取,四年时光转瞬即逝,我也如愿交出了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在大学生涯的终章能获此殊荣,更加离不开学校与学院的培养、老师们的教导以及朋友们的帮助,正是这一份份陪伴与关爱,支持着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

“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遇到的人。”每个人正是如此,在自己的经历中不断成长,不断打磨,进而最终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我想,我所拥有的最珍贵的财富就是在母校拥有的每一个瞬间、相识的每一个人、读到的每一本书,是这些沉浸在漫长岁月里静静流淌的故事,拼成了当下完完整整的我。由衷感谢母校给予我的历练、授予我的知识、赋予我的思想,让我不断向成为一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前进,让我能为吉大医学之发展献力、为除天下病患之疾苦献力、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献力!

人生信条

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引用自《言医·序》( 明 ·裴一中)


耿笑辰是吉林大学2021年度十佳大学生,是我校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成为一名卓越的医生是他自儿时起就种下的梦想。或许孩时的梦想显得遥远又飘忽,但耿笑辰在成长的过程中默默守护自己的梦想,不断为之努力。踏入大学后,在吉林大学这片沃土之上,继续悉心灌溉,让自己的梦想开花、结果。

在奋斗中充实自我

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是他自儿时起的梦想。耿笑辰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胸外科的医生,耳濡目染中使得“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这个梦想,早早地就在他的心里萌芽。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高考时毅然决然选择临床医学的他,进入吉林大学后更加努力学习,“专业领域的学霸”,这个身份耿笑辰当之无愧。临床医学专业本身的广度与深度不言而喻,他连续三年综合成绩位列年级第一,五十门科目满绩点,连续获得国家奖学金、白求恩医学奖学金、吉林银行奖学金、校国奖励学标兵等多项奖励,累计获奖金额七万余元。

医学专业需要不断拓宽视野,需要关注并学习国际最前沿的理论,不论是在临床工作中,还是在医学科研中,英语都有着很高的使用率。在如此繁忙的专业课空隙中,耿笑辰于我校外国语学院攻读翻译英语双学位,多门科目满绩点,顺利获得翻译英语文学学士学位。学英语是为了更好的学医,这便是他攻读第二专业的初衷,他用实力为梦想开路。

科研能力是卓越医生不断探索的法宝,除了认真学习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耿笑辰还积极参加大创项目与开放性创新实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他参加了《茎乳孔两端面神经CT立体定位研究及临床应用》《干细胞膜与PDA联合修饰抑制Fe3O4纳米粒子诱导雌性生殖毒性的机制研究》两个大创项目,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医学实践中寻找乐趣,在与同组的分工协作中更好地发掘新的突破。2020年,耿笑辰作为第三作者在SCI四区期刊《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文章题目为《Fibrinogen,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eand Platelet-to-Neutrophil Rate as Novel Acute Phase Indicatorsin Patients with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且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申请“一种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支架”的新型专利一项,同时自主学习R语言、SPSS等多项医学科研工具,为继续钻研医学的奥义打下深厚基础。

在合作中学会沟通

病有类别之分,而病人没有,医生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患者。学会有效地沟通,也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必不可少的法宝。一个医生必须有音乐家的耳朵,戏剧家的嘴巴。在病人痛楚时,能用精确的听觉去辨别病情,用明快的语言消除疑虑,安抚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

为了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他入校后积极参与各项学院的工作,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新生辅导员助理、班级班长等职务,在为班级服务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组织中,学会更好地沟通。耿笑辰的工作能力赢得了老师与同学们的一致认可,连续三年被评为吉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作为一名好的医生,重要的不仅仅是沟通能力,学会合作也是一门必修课。面对一个病例,一名医生再优秀也只能有一个角度的看法,耿笑辰本科期间有PBL(问题式学习)的教学课,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个病例,每个人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争取能够最全面地看待问题。面对一个复杂的临床病例,需要不同专业、不同视角的人,去综合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

学会合作不仅仅是在面对病例时,更是在面对日常繁重的学习任务中。临床医学所学的内容广泛而细致,耿笑辰完成自己学业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一起,分工整理各科学习资料,在整理的过程中他的思路更清晰。同时,这份资料经过他们的认真编写,又在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手中不断整理、充实、完善,成了医学院学生的必备法宝。

在实践中探寻热爱

关于学医的初心,耿笑辰说,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被别人需要,是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这种服务他人,奉献自己的信念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他积极投身公益活动,累计志愿时长达到八百余小时,他所在的团队获评“2020年度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

每逢寒暑假,他都会志愿到当地的医院做导诊,义务宣讲志愿服务等,而令他触动最深的是河北唐县的支教之行。白求恩医学院每年都会有学生赶赴河北唐县进行义务支教活动,而唐县的支教之行也让他对“白求恩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河北唐县是白求恩逝世的地方,在那里有白求恩纪念馆,即使很小的孩子都知道白求恩的故事,这让身为白求恩医学院学生的他自愧不如。

谈及对“白求恩精神”的认识,他说,他的父亲与白求恩一样,都是胸外科的大夫,从小就听父亲讲过白求恩的故事,那时候只觉得伟大,伟大得有些缥缈、触不可及。而当他踏上学医之路,在医学知识的丰富与积累中,在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深入理解中,在他也成了一名共产党员之后,他深深地理解了白求恩当年的选择。白求恩的选择,基于共产党员的身份,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基于医者的身份,医者心怀天下、救死扶伤的责任感。而如今同时拥有这两种身份的耿笑辰,将“白求恩精神”铭刻在心中,成为他前行的动力,成为他努力的方向。

当一个梦想关乎奉献,他竭尽全力从各方面丰富自己,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梦想保驾护航。耿笑辰将师从著名肝移植专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教授,继续在我校求学深造,向成为一名白求恩式的卓越医生不断前进。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相信未来,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生记者 方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