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记吉林大学2021年度十佳班级
汽车工程学院2018级1班

小档案
汽车工程学院2018级1班,由41名同学组成,其中中共党员12人,班级累计146人次获得各类奖、助学金,累计金额近34万元。累计56人次获得校、院优秀学生、吉林大学优秀团干部等先进荣誉称号,共有9人推免至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学府继续深造。
班长寄语
时光飞逝,四年前,我们怀揣着梦想和对知识的渴望来到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组成了2018级1班的大家庭。四度春秋,四轮寒暑,我们一起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走过了最青涩的季节。追忆往昔,我们会记得篮球、足球赛场上的呐喊声、会记得课程设计的埋头苦画、会记得到沿河社区社会实践……会记得的事情要远比我所写下的还要丰富。如今我们又将各奔东西,追寻自己的理想,但这段记忆必将在我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再次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陪伴与支持。“十佳班级”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它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我们努力拼搏的最有力的结晶。也希望大家在未来的生活中能不忘初心,牢记“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为国家的建设、为中国汽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年接近尾声,气温越来越低,南岭校区迎来了漫天雪花。2021年同样是汽车工程学院1班一起相伴走过的又一年。这次他们同心协力赢得了吉林大学2021年度十佳班级的荣誉称号。每位同学除了表达他们发自内心的激动之外,更多的是珍惜一路相伴的感动与温暖……
党团一体凝心聚力
青春向党,勇于担当。一个班级的兴荣最重要的就是党团建设,虽然是标准的工科班级,他们却从未放松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班级共有41名同学,其中有党员10人,为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陶冶爱国主义情操,班委们集思广益,线上线下搜集同学们的意见,推敲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多样活动形式,先后开展了喜迎党的十九大、青年大学习、新中国成立七十载、红色引擎项目等20余项团会活动,活动的开展颇受同学们的欢迎。在疫情期间,班级开展学习、运动打卡等活动,为防疫宅家生活增添色彩,制作战“疫”专线系列推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重要讲话及抗疫先进事迹。通过一系列活动,加强班级同学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提升大家的思想觉悟。
一个优秀的班级离不开高效自觉的运转模式,班委们深知此点,建班之初,在认真遵守校纪校规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经民主讨论和补充,1班便形成了以“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班训的班级管理体系,该班训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与辅导员的赞赏,同学们有了共同的信仰与目标。各班委积极地鼓励与组织同学们参与活动、为同学服务,鼓励大家相互帮助。在班级活动中确保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自此,一个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班级开始凝聚成形……
多一份努力多一份收获
“优秀是拼搏出来的”。良好的学风是1班的标签。班级成员从大二开始泡图书馆、早出晚归、太累以至于背书时眯眼睛的场面像徐徐秋风一样常见却又难以记录,而正是这一阵阵风吹动他们进而吹动整个班级取得今天的成绩。
截至大四上学期,1班共有3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4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累计146人次获得各类奖、助学金,累计金额近34万元,共有9人免试推荐至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继续深造。3名同学将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华威大学等国外知名学府学习,12名同学签约至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企业。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不困囿于书本,才能不落后于时代。1班同学都早早地进入实验室开始科研生涯,熬过春秋冬夏,赏过朝霞雨露,他们将勤奋的种子撒在华丽的青春年华,开出芳香扑鼻的学术之花。班里累计20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累计71人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奖项;班级累计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人次;班级累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发明专利23人次;累计56人次获得校、院优秀学生,校、院优秀学生干部,长春市优秀志愿者、“创先争优”优秀团干部等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这样一个优秀且温暖的班级里学习、成长,我的同学们也都很优秀。”班长在介绍班级里的优秀成果时,眼神里满是骄傲。
忙碌而充实的学业之余,大家的活动实践同样丰富多彩。班级里有五位同学在吉速油车、吉速电车、肯赛车队担任核心成员,在这个考验速度与力量、智慧与耐心的关卡中,在个人热爱与集体荣誉的鼓舞下,1班同学用他们实力与努力交出耀眼的答卷——壳牌环保马拉松亚洲挑战赛第五名,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亚军,国际虚拟方程式大赛上国内首个冠军,吉速燃油方程式车队在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荣获全国总冠军、赛车设计冠军、MATLAB/Simulink控制策略开发及软件实现奖第一名、直线加速第二名等,吉速电动方程式在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获得赛车设计第二名、直线加速第三名……这一项项荣誉是对班级同学实践能力的证明,更是大家共同攻坚克难的成果。
同力协契同舟成长
2018年的夏天,是高考的缘分把五湖四海的他们聚在了一起,同学们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跨越半个中国来到长春,离开了父母的呵护。为了让班级同学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让大家感受到温暖、更快地融入一起、建设一个更加团结的班集体,班委们经常组织一些团建,定期春游、秋游,烧烤、聚餐、公园团建等多样的活动在丰富了大家课余生活的同时为集体添加了关键词——温暖。
在1班,没有一个同学是孤独的,每个人的成长都有数十位同学做伴。“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要有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离不开每一位同学的付出。”班长郑博远说道,为了营造良好的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1班开创性地提出以寝室“小课堂”为中心,让专业课优秀的同学自告奋勇当“小老师”,在空闲时间对其余同学定期进行线上辅导,详尽工整的笔记成为同学们的共享资源。见贤思齐焉,在此举措下,全班同学自觉地向班级最高标准看齐。除了着眼于班级学业的整体进步,专业课学习难度大、节奏紧,大家还自发实施了学业帮扶计划,不让一人掉队,结成帮扶对子,先进带后进,全班共有28人次参与结对帮扶。在这样的一来一往中,1班班级挂科率创下全院最低,整体绩点全院最高,班级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
学校学院每学期组织的大型篮球赛、足球赛都有他们奔跑跳跃的身影,班级鼓励让每位队员都有机会上场比赛,收获了2019年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阳光杯”足球赛亚军、2021年“薪火杯”春季足球赛亚军等荣誉。同时还倡导大家课余抽出时间“运动半小时”,建立打卡监督群,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打气中,班级同学个个成了“运动健将”。
三度春秋,三轮寒暑,1班的同学们尽力雕琢着自己,奖学金、学科竞赛、志愿活动……他们各自斩获了多项个人荣誉、团体荣誉,努力创造着更加灿烂的明天。在这个班级中,你可以浓烈地感受到代表着青春肆意洒脱的活力。或许他们的道路各有不同,但每个人都努力地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闪闪发光,若1班同学是一个个零部件,那么由他们组成的汽车,将会一路驰骋,抵达下一个梦想的终点……